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國個人信用報告:你有經濟身份證嗎?

http://www.CRNTT.com   2009-04-02 09:38:40  


 
  如何提升你的個人信用度?

  一、提高你的學歷。二、要擁有技術職稱,社會地位高、聲譽好的高級工程師、經濟師、會計師、優秀教師更易受銀行垂青。三、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份足够好的薪水,在銀行眼中,借款人單位的性質和效益,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公務員、教師、醫生以及一些壟斷性國企的職員,往往能獲得較高的信用額度。四、多向銀行借錢并按期歸還,具體辦法包括辦信用卡、房貸等。五、要擁有一套產權屬於自己的住房,租房客并不受銀行青睞。六、要擁有良好的信用記錄,即便你足够有錢,也要通過向銀行借錢來累積信用, 這也就是為什麼負翁信用度高過富翁的原因。七、擁有完美的婚姻,已婚育子事業穩定者,要比單身者更受銀行青睞。

  目前,全球最大的三家個人征信公司是美國的Equifax和環聯(TransUnion)、英國的益百利(Experian),這三家公司平均每家擁有2億份個人信息文件,覆蓋全美、加拿大和歐洲部分地區。三家征信公司一天提供480多萬份消費者信用報告。

  其中,美國的幾大個人征信公司收集到了全美3.8億成年人的信用資料,它們每年出售6億多份消費者信用報告,每月進行20多億份信用資料的處理工作,信用公司已經成為美國私營部門中數據處理最密集的行業,每年的營業額超過百億元。

  有樂觀者估計,中國的信用產業將達到1000億元的規模,具有低成本高利潤的特征,人人都盯上信用這桶金。2007年年底,遠東控股投資500萬元與中品質協打造“中國信網”,力推企業和個人信用認證,“全面運行後預計年收入將達50億元”。民間機構中安誠信大推個人信用碼、單位信用碼和網站信用碼的信用碼征信系統。其他如“中國信用網”等網站也借助相關協會、研究機構,在全國各大高校及企業大推“個人信用身份證”、“學生信用證”、“職業信用證”、“商業信用證”、“公益信用證”等商業概念,但普遍缺乏影響力及知名度。

  “信用體系建設這兩年很熱,已經有了泡沫,有的企業投資上億元建設信用數據庫,但由於沒有把需求研究透徹,後來發現‘投資要100年才能收回來’。” 早在2006年,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主任戴根有就曾在一次會議上發出警示。

中國個人信用報告樣本之信用卡和房貸

  信用卡 從鮮為人知到泛濫成災

  當信用卡銷售經理越來越像街頭燒烤攤小販,當信用卡銷售點越來越多地擠在城中村的小巷口,當“信用卡套現”越來越頻繁地跟城市牛皮癬們站在一起時,你知道,你口袋裡那堆住店時可預授權,買機票買衣服可積分、累積裡程的信用卡成了失魂落魄者。

  中國最早的一張信用卡是1985年中國銀行廣東珠海分行發行的“中銀卡”,之後的一兩年間,工行、農行紛紛加入信用卡大軍的行列。

  在1992至1995年,經濟過熱的中國出現一股歪風,有些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個人和企業,通過與銀行卡部授權人員的關系,利用信用卡從銀行取出了成百上千億的資金。央行迅即頒布《信用卡管理辦法》,將“協議透支”、“透支便利”完全禁絕,不能進行信用消費的信用卡名存實亡。

  到1999年,央行為信用卡正名,區分出 “貸記卡”、“准貸記卡”。2002年3月26日,中國銀聯宣布成立,總部設在上海。中國信用卡市場加速,并在2007年達到信用卡發放的頂峰。當時,國內各大銀行紛紛開赴上海開設信用卡中心,工商銀行成立單獨的信用卡公司,廣東發展銀行推出“全國首張針對女性的銀行卡-廣發真情卡”,招行推出一卡雙幣的信用卡,工行馬上應戰,在香港推出港幣、人民幣信用卡,花旗匯豐等外資銀行加入信用卡大戰。

  截至2008年底,中國銀行業累計發行信用卡約1.5億張,持卡人約1億人;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超過1700億元,總授信額度超過1萬億元;2008年全年消費額約1.2萬億元,在社會零售品消費總額中的占比超過20%,信用卡持卡人數最多的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綫城市則已接近4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