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際金融秩序變遷到了極微妙時期

http://www.CRNTT.com   2012-10-11 08:45:09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訊/一向備受關注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WB)秋季年會,今年似乎顯得有些冷落。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章玉貴文章分析,表面原因是,作為全球第二經濟大國的中國,此番並未派遣四大商業銀行負責人出席會議;而進一步原因,則是面對一鍋亂粥的全球經濟,無論是IMF還是世界銀行乃至各國財經領導人,始終難有大的作為;再深一層次的原因則是:昔日頭頂太多光環的兩大國際經濟組織,如今留給世人的最大印象,卻是越來越力不從心,至今未有太多富於長遠眼光的、建設性的行為安排。

  文章稱,幾天來IMF依舊在賣力地發布世界經濟情勢報告,也不忘對中國經濟走勢指指點點。表現敬業的拉加德,其經濟學修養與駕馭IMF的水準確實一點也不差。但戰後以來一直享有太多優越感的西方財經領袖和金融家們,這幾天似乎難掩失落之感。因為假如自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沒有發生,假如經典資本主義最為集中的歐陸國家如今沒有受困於歐債危機,假如美元支付體系依然擁有強大的活力,假如曾是全球經濟之光的日本一直保持穩健發展趨勢,則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財經官員毫無疑問仍會是當今全球經濟舞台的配角。優越感十足的G7成員國的財長和央行行長們大概少不了又要在本次年會上對中國等國的經濟政策指手畫腳。

  只是歷史不能假設,曾經是全球經濟最主要增長動力以及主要經濟與金融符號把持者的發達國家,怎會料到居然已成全球經濟的重負!可不是嗎,連拉加德也承認,歐洲仍然是全球危機的“震中”,最急需政策行動。於是,本周一,總額達5000億歐元的歐洲穩定機制(ESM)正式啟動,西班牙成為優先援助對象,以防止表面強大實際虛弱的歐元區經濟大面積雪崩。不過,要拯救懸崖邊的歐元體系,單靠砌好這堵金融防火牆是遠遠不夠的。即便財政聯盟最終建立,以及區域層面上在促進增長、就業和競爭力改革措施的逐步推進,也未必能幫助歐陸國家找回昔日輝煌。或許,今日歐洲所遭遇的經濟困境,是歐洲古典資本主義在稱雄並把持世界經濟300年之後面臨的範式危機。當然,拉加德同樣認為,美國也是全球經濟面臨的另一個主要風險。即將到來的“財政懸崖”危機,至少到目前為止尚未找到最優解藥。這些年來一直在飲鴆止渴的美聯儲,如今除了不斷打開貨幣水龍頭之外,並無他策。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