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如何評價馬英九的大陸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3-03-10 00:19:07  


 
  如今馬主政,兩岸空中直航城市大陸有54個,台灣有8個,常態化兩岸定期航班總班次已增加到616班,另有不定期和季節性旅客包機;海上直航港口大陸有72個,台灣有11個。直航帶來的便利,沒有一個台商不從心底裡說,方便極了,早上人在台北,中午在上海,晚上又回到家裡,省時、省錢、又多了一分安全。經營森茂塑膠有限公司的台商陳朝榮接受採訪時說:公司平均每個月都有四櫃貨物運到台灣,直航前貨物都要經香港或澳門等第三地轉運,一趟需要耗時一至兩個星期,每櫃運費約500美元,直航後從廈門港到台灣僅需18個小時,費用也降到380美元,節約24%。

  馬主政下的第四件大事是開放中資企業入島投資。截至2012年10月底,大陸企業赴台投資共133個項目,投資金額7.22億美元。這個數字顯然與台商投資大陸8.3萬個項目,約520億美元相比距離甚遠。但畢竟開啟了關閉60多年的大門,改變了兩岸長期“單向”投資的極不正常、極不合理的現象。2012年10月台“經濟部投審會”通過中資企業中遠太平洋、中國海運及中國招商局等由三家投資台灣陽明海運所屬高明貨櫃碼頭公司的三成股權,得以參與高雄港第六貨櫃中心的建設。民進黨、台聯黨謾駡“引狼入室,高雄恐變中國城”。但不妨聽聽前高雄縣長楊秋興訪問香港的一段話:看到香港的繁榮,高雄港卻從排名世界第3位,落後到第13位,令人感慨,高雄港可以發展遊艇、郵輪,但只見港口不見船,若是能和香港合作,發展“一旅多程、一程多站”,高雄港就會有很多機會。同樣一件事,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聲音,不得不讓人質疑,綠營人士完全是出於政治目的為反對而反對的企圖心。

  馬主政下的第五件大事是承認大陸部分學歷開放陸生赴台就讀。大陸的大學有2000多所,台灣初期承認41所學歷,僅是大陸的5%;現在開放至113所,也只是10%。而且,都是上海、北京、福建、廣東、江蘇等比較優秀的學校。同時,開放陸生赴台就讀,受“三限六不”所困,即“限制採認高校、限制來台陸生總數、限制醫事學歷採認、不加分優待、不影響台灣招生名額、不編列公費獎助學金、不允許在學期間工作、不會有赴台就業問題、不得報考公職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