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如何評價馬英九的大陸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3-03-10 00:19:07  


 
  “三限六不”相對於台生在大陸就讀,明顯不公平、不合理,難怪台灣首批招生不如人意。2011學年度開始招收陸生赴台,共核定招收2141名陸生赴台就讀學士及碩、博士班,報名1904名,共錄取1265人,實際註冊只有928人。2012年2月國民黨中常會聽取教育部門主管蔣偉甯“教育建設與發展”專題報告,馬英九認為,推動陸生赴台已實施半年,限制太多,以致招不到好的學生,希望教育部門即刻作檢討。日前,台宣佈將擴大招收陸生赴台,放寬承認大陸學歷,並開放大陸專科生赴台就讀二技,這樣的政策調整,就符合兩岸教育健康交流的常態。

  馬主政下的第六件大事是紅、藍、綠學者可同桌議政。過去長時期紅、藍學者在大陸坐在一起參加兩岸關係研討會很多次,綠營學者幾乎掛零。2012年有了很大突破,原定7月份由兩岸統合學會召開“台北會談”的研討會於12月重新舉行,逾200名兩岸紅、藍、綠學者、專家齊聚一堂,交換意見,實屬罕見。包括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智庫副執行長游盈隆、前“陸委會”主委、台大“國發所”教授陳明通等綠營人士、學者與會。尤其,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等大陸涉台官員和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俞新天、廈門大學台研所所長劉國深、全國台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周志懷等大陸重量級涉台研究學者,首度一起赴台參加研討會。而且,備受關注的“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敏感議題,也毫無拘束,暢所欲言。此會的召開,就連綠營重量級人士也是加以肯定。

  馬英九主政下兩岸關係可喜並頗值肯定的還有不少。2012年8月31日兩岸簽訂《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貨幣“曲航”變“直航”;中銀台北分行、交銀台北分行先後在台北開業;兩岸設商貿代表處獲重大突破,台灣貿易中心上海及北京代表處、大陸機電商會台北辦事處,已經掛牌;兩岸故宮高層互訪,也是“破冰之旅”。2013年1月18日,即兩岸全長270公里的“海峽光纜1號”在福州建成,這是大陸首條橫跨台灣海峽、直通台灣本島的海底光纜。現今,馬英九表示要:“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及“通盤檢討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也是需要勇氣的。尤其“兩岸互設辦事處”,將是今年兩岸關係的亮點,這將是馬主政以來開啟兩岸和平發展的又一個重要篇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