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伊戰十年:中國還是最大贏家嗎?

http://www.CRNTT.com   2013-04-07 11:53:28  


 
誰是最大贏家?

  據國內零點研究咨詢集團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中國人對於伊拉克戰爭的看法並未發生多少變化,仍有超過七成公眾(74.2%)認為當年美英出兵伊拉克是不正當的行為;對於戰爭的結果,有37.3%的中國人認為美國是這場戰爭的贏家,還有半數以上(51.4%)中國人認為這場戰爭沒有贏家。

  這一批評態度符合全球的主流觀點。但筆者從來沒有對薩達姆這樣血腥政權的倒台而感到惋惜。

  美國發動的這場戰爭或許不體面,但並非沒有贏家。按照國際媒體的思路,從伊拉克對外經濟合作的數據(特別是石油貿易總量)來看,最大的贏家並非伊拉克,亦非美國,而是中國。

  聯合國[微博]的數據顯示,在伊拉克戰爭結束至今的十年間,中伊兩國之間的貿易額增長了34倍,從2002年的5.17億美元增長到2012年的175億美元。中國成為伊拉克第二大貿易夥伴國,僅次於美國,而且按照目前的增長態勢來看,大有取代美國之勢。由於雙邊關係越來越重要,2011年夏天,伊拉克總理馬利基訪問了中國。這是伊拉克50年歷史上,國家總理第一次訪問中國。

  相比之下,美伊兩國之間的貿易額只增長了5.6倍,從十年前的38億美元到現在的216億美元。

  在巨大的雙邊貿易額背後,隱藏著對中國意義更加重要的石油貿易。伊拉克已經成為中國第六大石油出口國。作為國家石油公司的中石油獲得了伊拉克政府授予的第一個油氣合作合同,以中石油為首的中國石油(8.73,0.04,0.46%)企業集群越來越成為伊拉克油氣生產領域中的重要玩家。

  相比之下,美國由於國內的頁岩氣革命,近乎完成了能源自給,來自中東的原油進口一直呈下降趨勢。

  為了並不算好的收益,美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截至2010年8月底,美國死於伊拉克戰爭的士兵高達4400多人,傷殘3.2萬人;戰爭開支達到了7000億美元,與越南戰爭一樣。此外,美國本來就不佳的國際聲譽又一次受損,而中國似乎只是付出了譴責美國發動戰爭的口水。

  面對這樣的數據,美國人難免大發牢騷。美國《大西洋(9.86,-0.25,-2.47%)月刊》的著名記者,同時也是著名國際問題學家的羅伯特.卡普蘭在《華爾街日報》上抱怨:“我們拿下了伊拉克,卻為中國做好了鋪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