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專訪:從G20看中美中日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9-06-26 00:27:44  


 
  日韓天然氣進口主要來自於中東地區,像卡塔爾這樣的國家也是中國液化天然氣重要進口來源地,未來中日韓在維護能源安全上有很大的合作空間。“一帶一路”建設所強調的互聯互通,也包括能源基礎設施在內,中國的天然氣進口一半左右來自於中亞地區的土庫曼斯坦,還有哈薩克斯坦,未來中日韓還可以進一步合作開發。同時,來自於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地的液化天然氣也逐年增多,維護海上通道的安全也是必須的。此外,中日韓在建立亞洲天然氣的定價機制上也存在一些合作利益。

  當然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含義遠遠超過能源種類和供應本身,還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包括我們在基礎設施建設當中用的綠色環保的材料、可持續的材料,其內容非常廣,這完全是一種新型的產業模式。

  中評社:在促進東亞經濟合作方面,中日兩國可以有何作為?

  鐘飛騰:東亞地區的經濟合作,除了雙邊之外,的地區貿易協定談判。比如,現在日本達成了TPP11國協定,中國有一些學者也在考慮,中國將來是不是要加入到標準比較高的一個地區貿易協定當中。但是我覺得目前來看這還處於一個討論研究的階段,中國不會很快加入到日本扮演領導角色的TPP11國協定中。這倒不是說中國不願意看到日本扮演某種領導角色,而是基於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TPP的一些條款要求還不符合中國的利益,重新談判需要一段時間。

  此外,討論比較多的地區FTA即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也正在推進,而且速度比預期要快一些。本來說是到今年一定要達成,但是最終是否能夠達成除了中日兩國之外,還涉及到印度的態度,印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談判方。所以這方面可能也還有不確定性。這涉及到東亞合作的很多方面,已經超出中日的範圍,當然中日在裡面還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也在進行當中,但是進展不如我們預期的好。因為這涉及到貿易協定以及地區之間的貨幣互換。中日之間當前恢復了貨幣互換的協議機制。這種貨幣方面的合作,實際上從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以來,速度是最快的。從1997年到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在東亞地區發展最快的就是以清邁協議為基礎的亞洲金融合作。因為東亞金融危機對於很多當時發展程度比較高的國家衝擊非常大。由於高度市場經濟,越是發展程度高的國家,對於金融危機受的影響就越大,但中國當時因為還比較封閉,又加上中國政府的政策到位,總體上東亞金融危機對中國影響不太大。

  中國加入WTO以後,對東亞合作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東亞的合作出現了很多種模式,就是所謂“10+1”、“10+3”,“10+1”就是“東盟加中國”、“東盟加韓國”、“東盟加日本”;“10+3”就是“東盟加中日韓”。大略來講,東亞地區的合作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表現在應對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的金融合作;第二個階段是以“10+1”為特色的、相互促進的、以東盟為中心的地區經貿合作框架。其中,推進最快的就是“10+1”。中國於2002年就跟東盟簽了一個FTA,日本緊接著跟進,然後是韓國。

  中國推動東盟跟中國合作,刺激了日本、韓國的跟進,到後期就出現了以東盟為中心的東亞的合作,這是一個大的特色,也是東亞地區合作的第二個階段。甚至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這個趨勢也沒有減弱。前幾年李克強總理去東南亞訪問的時候,表示中國東盟進入“鑽石十年”,並提出了七八條意見,引導東盟往下一個階段發展。東盟在2015年的時候也建立了東盟共同體,包括經濟、安全和政治共同體,所以雙方發展都是進入了一個比較良好的階段。出現這種勢頭的更大的背景實際上是全球化還在往前推進。在特朗普上任以前,西方社會對全球化總體上持比較支持的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