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余克禮:和平發展須正視台認同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1-03-17 00:08:20  


 
  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第二,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增強兩岸民族意識、凝聚兩岸共同意志的重要途徑。

  經貿交流和文化交流是兩岸關係改善和穩定發展的兩大支柱。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可以使兩岸人民互惠互利,達到經濟利益上的雙贏,而兩岸文化上的交流則可以增強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凝聚全體中國人的共同意志,形成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中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燦爛的中華文化,始終是維繫兩岸同胞民族情感的精神紐帶,也是維護中華民族團結和諧與國家統一的重要精神支柱。台灣文化是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兩岸同胞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無疑有助於增進兩岸同胞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因此,兩岸執政黨和執政當局有責任從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思考兩岸關係發展的共同方向,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以塑造兩岸同胞的共同意識,增強兩岸的民族認同、國家認同。

  兩岸雙方對文化交流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重要性具有相當高的共識,也非常重視文化在連接兩岸同胞之間的精神紐帶作用。胡錦濤總書記在“六點意見”中不僅深刻闡述了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的重要意義,而且鄭重提出了“協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的重要主張。

  2010年,胡錦濤在會見吳伯雄榮譽主席時又強調,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但要厚植共同利益,也要增強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國民黨執政當局也認為,“中華文化是兩岸最大的公約數”。馬英九先生在今年元旦講話中提出“兩岸炎黃子孫應該透過深度交流,增進瞭解,培養互信,逐步消除歧見,在中華文化智慧的指引下,為中華民族走出一條康莊道路”。

  很顯然,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是兩岸執政黨、執政當局在當前形勢下最大的共識。因此,兩岸雙方應在此基礎上順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客觀要求,不斷推進兩岸文化與教育交流,儘早商簽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使中華文化真正成為連接兩岸同胞的紐帶,拉近兩岸同胞在國家、民族認同上的距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