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余克禮:和平發展須正視台認同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1-03-17 00:08:20  


 
  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第四,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增強兩岸國家、民族認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大動力。

  海峽兩岸同胞共同敬仰的偉人孫中山先生早在百多年前就喊出“振興中華”的響亮口號,並為追求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民主自由、民生幸福和實現國家富強貢獻了畢生精力。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是近代以來無數中國仁人志士為之犧牲奮鬥的偉大理想,更是當今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兩岸領導人更以振興中華、實現民族復興為己任。胡錦濤總書記在“六點意見”中指出: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包括大陸和台灣在內的中國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兩岸同胞有責任把它維護好、建設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兩岸同胞共同奮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要靠兩岸同胞共同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由兩岸同胞共同享有。最近馬英九先生明確宣示要“振興中華”。兩岸領導人的宣示既反映了所有炎黃子孫的心聲,更是凝聚兩同胞共識的紐帶。

  在中華民族邁向復興的歷史時刻,兩岸各界應共同努力,抓住歷史的機遇,將兩岸關係發展融匯到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之中,共同攜手開創全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只要兩岸中國人能夠“站在全民族發展的高度”,自覺地為振興中華而共同奮鬥,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方向,兩岸同胞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就會不斷增強,中國的未來、中華民族的未來就充滿了希望。

  進一步深化目前的各種交流實現兩岸經濟社會交流正常化

  第五,當前最迫切的是進一步深化兩岸經貿合作、人員往來和各項民間交流,實現兩岸經濟和社會交流的正常化,為兩岸共同探討破解政治難題,為政治協商創造條件,預作準備。

  推進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及實現兩岸人員往來、交流的全面正常化是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兩岸經濟關係的正常化可以厚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經濟基礎,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的正常化則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本要求,是兩岸關係保持穩定與發展的支柱和動力。

  隨著ECFA的簽署和實施及後續協商的展開,以及兩岸全面實現“三通”,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邁入制度化和機制化的軌道,大陸同胞赴台旅遊穩步發展,兩岸人員往來、文教交流開始邁入規模大、平台多、領域寬、內涵深的新階段。

  但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大進展並未消除阻礙兩岸關係完全正常化的結構性矛盾。當前要鞏固兩岸和平發展的各項成果,最迫切的是要進一步深化兩岸經貿合作、人員往來和各項民間交流,實現兩岸經濟關係和社會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在兩岸經濟關係上應儘快推進ECFA的後續協商並達成協議,實現兩岸經濟一體化等等。在人員往來和民間交流上應加快建立制度化的交流機制,拓寬兩岸交流的領域和深度,清除可能發生的各種干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