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趙靈敏:中國為什麼沒有《經濟學人》?

http://www.CRNTT.com   2013-04-06 09:37:58  


 
  在中國,社科院也有按區域劃分、研究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情況的多個研究所,有國際關係系和學院的大學也不在少數。但因為起步較晚、學風的問題和學術界亂象的影響,其研究基本上還處於翻譯和介紹外國理論的階段,中國自己的國際關係理論還沒有建立起來;另外,國際問題因為和國家利益息息相關,很多學者的研究往往不能做到客觀中立,而傾向於為官方出謀劃策和做辯護,言行舉止像外交部發言人,失去了學者的獨立思考。日前,有多個學者爭先恐後為中國的朝鮮政策做辯護,是為一例;再加上申報課題的現實壓力,很多學者的研究領域是隨著官方的喜好隨時在變的,什麼熱研究什麼。因為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很多學者一窩蜂地研究美國,這其中又有很多人不研究具體問題,而是熱衷於大戰略、為中美關係定調。這就造成了研究者眾、但研究水平普遍不高的現象。

  中國作為一個崛起的大國,其成熟成功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世界的認識水平。但沒有高水平的學術支持,沒有有國際影響力的媒體,僅靠外交部的官員是沒有辦法實現這一目標的。中國沒有《經濟學人》的現實,昭示了中國走向世界注定是一條不平坦的道路。

 作者是中國資深媒體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