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分析|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東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設為首頁】【】【中評郵箱
名人專訪

名人專訪
楊德斌答中評:數字產業有助香港新質生產力 (2024-03-09 00:58:17)
  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 林艶)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3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特區政府數字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會長楊德斌會後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表示,香港要用好數字化發展,這將可以促使全港產業更加全面地增強生產力。   楊德...
兩會專訪:林至穎談香港在新定位中尋新機遇 (2024-03-08 00:37:55)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郭至君)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林至穎接受了中評社記者的專訪,就香港如何振興經濟、如何更加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積極發展、二十三條立法的意義、青年工作以及今年的議案等方面回答了中評社記者的提問。林至穎對中評社記者表示,香港有獨特的國際聯通性,...
陶駿答中評:無論形勢怎樣,兩岸交流不能停 (2024-03-07 00:57:57)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 海涵)台灣省全國人大代表陶駿日前在代表團駐地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他指出,無論形勢怎樣,兩岸的交流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兩岸應通過不斷地交流來加強溝通、加深瞭解,以更好地消除隔閡。   陶駿表示,浙江與台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與台灣有著豐富、獨特的淵源...
李慧琼答中評:香港需加快提高自身競爭力 (2024-03-07 00:54:42)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 郭至君)港區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日前在全國兩會上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談及下一步如何吸引更多旅客來港消費,她表示,中央惠港措施一直都有,香港本身也應該提高自身競爭力,在每個領域發揮獨特之處。   李慧琼說,“以旅遊為例,我們很感謝中央支持又開放了兩個內地城市——青島...
曾力群答中評:多方面做好黔台融合發展工作 (2024-03-07 00:45:58)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 李子寧)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二次會議5日在北京開幕,台灣省代表團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台聯會長曾力群接受了中評社記者的採訪,她表示,要通過做好來黔台胞的情感融合、社會融合、經濟融合及文化融合工作,促進黔台兩地的融合發展以及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今年也將繼續大力推動兩岸的...
陳小艶答中評:報告涉台部分體現大陸風範 (2024-03-07 00:43:20)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 海涵)全國政協委員陳小艶在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她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涉台部分體現了中央對台政策的一脈相承。在當前兩岸的複雜形勢下,兩岸融合發展或許比任何一個時期都面臨更多的限制條件。但與此同時,兩岸老百姓對兩岸融合發展的心聲則比任何時候來得更為迫切...
陳雲英語中評:兩岸融合發展重在台胞參與 (2024-03-07 00:40:55)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 林艷)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京召開,來自台灣團的全國人大代表、台灣同學會會長、全國台聯副會長陳雲英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期間也就福建融合發展示範區、2.14惡性撞船事件、兩岸關係等有關問題回應中評社記者的問題。   去年11月台灣省全國人大代表一行到福建,重點視察...
姚志勝答中評:僑胞可為融合示範區貢獻力量 (2024-03-07 00:33:52)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 林艷)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3月6日在全國兩會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表示,大灣區在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方面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對福建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具有重要的參考借鑒意義。他也認為,僑胞具備獨特優勢,能夠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過程中發揮所...
趙春山:夏立言訪陸求和平 反對者勿在藍營 (2024-03-06 01:01:13)
  中評社台北3月6日電(記者 黃筱筠)金門漁船翻覆事件讓兩岸緊張升溫,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此時赴陸交流。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顧問趙春山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這個時間點兩岸很緊張,才要去和緩關係。若是藍營有人認為他們此時訪陸不對,就是和民進黨思考模式一樣。我們是要去替台商解決問題,加強國共關係,這有不...
兩會專訪:梁美芬論香港法律具有獨特優勢 (2024-03-06 00:33:30)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林艶 袁曉麥)2024年全國兩會在京召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就《基本法》23條立法工作、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的意義、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成立後的建設方向、“一帶一路”倡議的框架下香港法律界的獨特優勢、香港如何為外來人才創造...
共366條﹐第13/37頁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跳轉至第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