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分析|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東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設為首頁】【】【中評郵箱

新一輪量化寬鬆 美聯儲再度“放水”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一直引而不發的美國QE3,在北京時間9月14日凌晨終於出台,國際媒體通俗地解釋說,“美國又要開始印鈔票了”。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兩輪量化寬鬆不同,美聯儲誓言“經濟不好轉、政策不封頂”,並未就此輪貨幣寬鬆的數量和時間做出明確規定,看起來比以往更有寬鬆度和調整性;由於歐洲央行和美聯儲相繼“大開水龍頭”,很可能造成全球金融市場流動性泛濫,衝擊中國等發展中經濟體。
理性反日遊行 中國須告別“義和團”式愛國
  中評社北京9月17日電/為抗議日本政府宣布釣魚島“國有化”,這個周末,中國多個地方民眾自發上街遊行,遺憾的是,也有少數人叫喊著愛國、反日的口號,上演了打砸搶燒的鬧劇,內地報章紛紛呼籲不要讓反日示威暴徒化。顯然,打砸行為已讓愛國保釣變了味,對日本政府和右翼毫發無傷,卻給無辜同胞造成財產損失,給國家和民族招來恥笑;真正的愛國正是要告別“義和團”式愛國,不能說,因為愛國就可以為所欲為,無法無天。
“副廳級夫妻乒乓球賽” 濫用公共權力之嫌
  中評社北京9月16日電/近日,在廣西崇左市天等縣舉行的一場乒乓球比賽,將這個偏僻的大石山區縣推上了網絡輿論的風口浪尖,參賽者“要求是副廳級以上幹部”這一明確的身份限制再次觸動了網民對“權力”的質疑。一個體育賽事設立“副廳級幹部”門檻違背了體育運動廣泛參與的原則,在教育、醫保、養老等諸多民生問題都亟須解決、都需要大把花錢的情況下,這種只有一定級別領導幹部才能參與的賽事,確有濫用公共權力之嫌。
擾亂公共秩序?北大何以難容“北京人大學”
  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9月10日,河南小夥程帥帥計劃給北大送匾“北京人大學”,被警方帶走,後遭到遣返回老家接受訓誡。這是繼北大在京一批次擴招33.6%後,又一次因高考不公被推上輿論風口,中國高考制度地域歧視問題也再次引發熱議。程帥帥只是計劃送匾,並未成功實施,儘管其送匾行為針對的是北大,但是並未帶有任何的攻擊性言辭,北大卻以粗暴方式對待,暴露的只是一個學術衙門摸不得的老虎屁股。
“節日高速免費”難行 地方私利成了攔路虎
  中評社北京9月14日電/“高速路節日免費”的政策早出台了,國慶也快到了,這是第一個能享受到“高速免費”的假期,可因為地方政府和路橋公司的抵制,這一節日福利又生變數。其實,既得利益對“高速免費”的抵制是意料中事,是已經被收費慣壞的地方政府和公司的必然反應,只是沒有想到會表現得如此明顯;任何涉及實質利益的博弈都是艱難的,需要中央有足夠的決心與力度,單就交通物流改革而言,這個假期將是第一次較量。
上海排查精神病 切忌“對號入座”
  中評社北京9月13日電/無故不上學、不上班、不出家門、不和任何人接觸……這些行為在上海都將成為疑似精神病患的調查線索,如此深入細致的調查線索,可謂無孔不入,就連宅男宅女都難以幸免,也難怪不少網友感嘆“躺著都中槍了”;調查疑似精神病患並非上海標新立異之舉,這是對精神病患者進行有效管理和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但切忌將調查線索擴大化,興師動眾地搞“對號入座”,否則,可能會干擾民眾的正常生活。
古裝劇成“破案電影” 忽悠公眾幾時休
  中評社北京9月12日電/儘管陝西綏德縣紀委事後已經對在上班時間玩遊戲、看電影的兩名林業派出所民警進行了批評和警告,但公眾的質疑之聲依然沒有就此告終,原因還是在於:古裝劇《木府風雲》竟能被紀委說成“破案電影”,一件普通的違紀事件就這樣被官員自作聰明的“解釋”而滿城風雨,政府的公信力也因此受到牽連,得不償失。
甕安保留縣委大樓遺跡 值得稱許
  中評社北京9月11日電/“甕安事件”4年後,當地被燒毀的原縣委大樓被保留,並在旁邊建立“警示教育館”。“甕安事件”所以成為典型群體事件,是因其暴露了社會轉型中的共性問題,比如地方片面看重發展速度,忽視民生,在處理涉及民眾利益問題時簡單粗暴,一旦矛盾爆發,又以群眾“不明真相”來掩蓋;相比一些地方巨資建設政績工程,甕安敢於以此警示黨員幹部,要時刻不忘沉痛教訓,知錯即改、知恥後勇的胸襟,值得稱許。
麻城學生扛桌上學 教育欠帳何時還
  中評社北京9月10日電/一幅“學生背課桌上學”的照片,辛酸了無數網民的心,也將此前並不著名的麻城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必須指出,在教育上投入不足,麻城不是孤例,教育欠賬決不只是財政困難、底子薄弱的問題,更是地方沒有將錢花在刀刃上的緣故;有些地方寧可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用於建造豪華辦公樓,購置高檔公務用車,也不肯投入教育。在捉襟見肘的教育經費面前,“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口號往往顯得蒼白無力。
西安“百億造湖運動” 一廂情願之舉?
  中評社北京9月9日電/截至今年8月,西安已建、在建、規劃建設的人工湖達28個,造價總計達百億元。輿論質疑,西安是全國乃至全球最缺水的地區之一,到底如何解決水源問題?這一宏大決策在出台前,當地政府是否經過了縝密調研,有沒有經過嚴格的環境測評?顯然,僅靠“造湖”決心,“百億造湖運動”恐怕難免一廂情願。
“福利院豪車”再次傷及中國慈善公信力
  中評社北京9月8日電/安徽合肥兒童福利院被網友曝光擁有一輛豪華奔馳旅行車,此事引起軒然大波。合肥兒童福利院豪車是否合乎要求?所購豪車財務明細是否透明?都成為公眾心頭的一串串問號,亟待解答。“平息”一次“豪車風波”並不難,對涉及車輛採購的市民政局、財政局、招投標局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也不難,對兒童福利院主要負責人停職檢查更不難,難就難在如何防止類似於像“豪車”這樣事情的重演。
信陽豪華辦公樓 “超前規劃”不是擋箭牌
  中評社北京9月7日電/近日,媒體報道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明港鎮政府斥資3000多萬元建起豪華辦公樓,投資總額和建築面積均嚴重超標,該鎮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超前規劃才是最大的節約”。不難發現,辦公樓建設追求“超前規劃”,不是為了節約,而是為了追求超前的舒適享受;上級部門的處理不嚴甚至縱容,也為辦公樓建設攀比提供了溫床,以至於該超前的一些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屢現“短板”,不該超前的卻頻頻超前。
轉基因大米試驗疑雲 考驗當地政府誠信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江口鎮中心小學爆出的“國外機構用該校學生做轉基因大米人體試驗”消息持續發酵,輿論質疑,美國大學已承認該轉基因試驗,湖南方面為何用另一試驗來否認?對於這場試驗,有關部門必須及時調查清楚,除了向公眾公布結論外,還必須還原事件的來龍去脈,對失職人員進行嚴厲追究與制裁,孩子是祖國的花朵,而不是試驗室裡的小白鼠。是否低頭向公眾認錯,考驗政府部門的誠意和決心。
蘇州“秋褲樓” 地標建築何以屢遭嘲諷
  中評社北京9月5日電/蘇州市的“東方之門”,尚未竣工就成了公眾熱議的話題,被網友調侃為就像一條低腰的秋褲。毋庸諱言,規劃設計不當的地標建築,不僅有礙市民觀瞻,還會影響城市形象;城市里有條“秋褲”也無妨,但地標建築屢被嘲諷必須引起重視,這一現象的背後,是市民主人翁意識的覺醒,城市的真正主人是市民,城市規劃和設計不能繞過他們,一味由官員和大師越俎代庖、拍板定音。
拍打拉筋療法 無證“神醫”何以大行其道
  中評社北京9月4日電/從2009年開始,一個叫蕭宏慈的“神醫”又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其鼓吹的“拍打拉筋自愈法”在北京上海等地悄然興起,據不完全統計,僅2011年蕭宏慈及其“醫行天下”項目在各地舉辦培訓班收益達940萬元左右。與大陸監管部門的縱容疏漏相反,蕭宏慈被“台北市府衛生局”認定不具備醫師資格處罰,“移民署”限期離台;顯然,市場監管與專業監管的雙重缺位,是“神醫”所以層出不窮的罪魁禍首。
“毆打空姐案” 權力是否遮蔽了真相
  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發生在8月29日合肥至廣州CZ3874航班上的“廣州越秀區委常委、武裝部政委方大國毆打空姐案”,至今依舊迷霧重重,卻已一方道歉,一方接受,雙方似乎就此言和。本案中雖然是否“毆打”尚存疑問,但空姐“手部淤青,脖子、身上有多處撓痕”,足以表明乘客涉嫌違法,雖然方大國的身份不應該成為“罪加一等”的理由,但它的確引起了公眾對此事能否得到公正處理的憂慮。
乳企重建信任 僅有“抽死人”的監管還不夠
  中評社北京9月2日電/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近日抱怨,2011年國家抽查光明乳業4553次,今年上半年已經抽查了2600多次,“這麼抽查會抽死人”,引發消費者高度關注。三聚氰胺的陰霾,讓民眾充滿疑慮和擔憂,加強監管亦成為民眾的廣泛訴求,乳品要縮小與公眾預期的差距,並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老老實實地重視質量。而對於監管部門來說,重視抽查的數量不如重視抽查的質量,當然,監管乳品,僅有抽查還不夠。
施樂會“募捐提成” 慈善還是賺錢?
  中評社北京9月1日電/近年來,捐贈醜聞層出不窮,慈善公信每況愈下。浙江金華網絡慈善平台施樂會承諾“每筆善款,100%到達受助人的手中”,其12名員工在4年多時間募集了2364萬元善款,而近日施樂會被曝光“每個社工可以從每筆捐款中最高提成15%作為報酬”引起熱議,被網民指責是“騙捐”。不可否認,在15%的高提成利誘下,會讓慈善行為嚴重變味,再次傷害公眾對慈善事業的信心。
邵陽縱火案敲響“國企世襲制”警鐘
  中評社北京8月31日電/8月27日,湖南邵陽自來水公司內退職工石燕飛在公司縱火造成3死4傷,經調查,外來關係戶擠占編制、衝擊自來水公司職工世襲傳統是導致事件發生根本原因。看似保護特權的繼承制,因為沒能“一碗水端平”,引發血案;而名義上屬於“全民所有”的壟斷國企招工,卻被高度地內部化、權力化、世襲化,這顯然不僅是一個簡單的企業就業問題,更是一個關乎整個社會機會平等、利益公平分配的根本問題。
賈汪試水官員財產公示 期待制度跟進
  中評社北京8月30日電/江蘇徐州賈汪區600名科級幹部被要求真名實姓申報個人家庭財產等情況,並在網上公布,這種做法目前在全國還是獨家,引來關注。但是,這場公示仍有軟肋:它沒能跳出真實性存疑的窠臼,在配套性審核、問責機制匱乏的情境下,過度依靠官員自覺。可見,若想真正切實約束權力、將官員的行為置於公眾監督之下,還需要後續配套措施,以及更為艱難的制度推動,破題很重要,制度跟進更重要。
   共4275條﹐第149/214頁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跳轉至第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