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7年5月號,總第113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建設和諧週邊的內涵與意義

  第一,從歷史來看,中蘇關係友好的時候,中國都能集中力量進行國內建設;中蘇關係惡化的時候,中國就面臨著戰爭威脅。而且從當前的綜合實力來看,有可能對中國構成全面戰略威脅的國家主要是美國和俄羅斯。

  第二,從現實來看,中俄兩國在全球、在地區層面、雙邊層面,都有很多合作,而且雙方都在持續擴大兩國的利益契合點,深化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合作。在中國敏感的發展軍備問題上,俄羅斯確實給了中國很大的幫助。

  第三,從地緣政治上來看,中國要建設和諧週邊或者說建設和諧世界,沒有俄羅斯的支持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些年中國在國際經濟領域的影響力擴大的非常快,但是在國際政治和軍事方面的影響力還有限,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在全球穩定和全球安全事務上,比中國的發言權要大。

  俄在外交上認同中國建設和諧世界的外交理念

  上個月普京訪問印度的時候,也談到中俄印三國合作的問題,這個設想已經談了很久了,普京是贊同這種合作方式的。近期,三國外長要針對三國合作的形式進行深入的討論。普京談到這個合作的時候,說中俄印三國的合作應該是和諧的,應該是以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來解決地區問題。因此說,在外交上俄羅斯還是認同中國的和諧理念的。

  共同的戰略契合點對中俄兩國頗為重要

  第二個有利因素是,中俄兩國目前都是當前世界格局的最主要的潛在挑戰者,兩國都是多極化世界的倡導者,而且兩國的發展都存在著改變現有格局的問題。

  這些共同特徵,正是中俄兩國最大的戰略契合點,也是中國建設和諧週邊的一個最有利的因素。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和俄羅斯在很多重大問題上持有相同的立場,比如說反對美國的單邊政策和武力政策,強調聯合國機制在解決國際爭端中的唯一作用。

  在回應西方的民主價值上,兩國也有共同的聲音。俄羅斯提出了“主權民主”和“可控制的民主”,中國強調民族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俄羅斯有車臣問題,中國也有國家統一問題,因此在反對民族分裂這個問題上,中俄兩國也是遙相呼應的。在這一點上,中俄兩國的親近感有所增加。

  面臨相似的緊迫任務

  第三個方面是,中俄兩國都面臨著加快經濟發展、解決轉型期社會矛盾的緊迫任務,兩國都需要安全、穩定的週邊環境,都希望在週邊問題上達到和諧。

  中國提出了以人為本、建設和諧社會的發展理念,普京在俄羅斯國內也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案,也在搞醫療、教育、住房、農業等“四大優先”工程。普京在二零零六年的國情諮文中,提出了幫助以家庭、婦女、兒童為主題的具體措施。所以說,中俄兩個國家當前的發展重點也有相同之處。

  和諧世界理念與俄羅斯的傳統外交價值觀有不同

  不利的因素也有三點,是前面有利因素的另外一方面。

  我覺得和諧世界的理念,是中國傳統文明的對外延伸,這一點與俄羅斯傳統的外交價值觀還有不同之處。和諧思想強調和平發展和共贏,淡化單邊的利益訴求。中國人一般都比較婉轉,羞於談利。而俄羅斯在外交活動中,對利益的訴求是非常直接和直白的。普京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要維護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這也是俄羅斯國家的首要任務。上個月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也提出了他對多極化世界的看法,他認為俄羅斯對自然資源有著天然的壟斷優勢,這是俄羅斯在多極世界中佔有一極的有利因素。這些理念,與中國的和諧理念,還是有不同之處的。俄羅斯這種二元對立、非此即彼、大國博弈的思想非常突出。

  當前,兩國在建立多極化的世界中,外交上的互補大於傳統價值觀念的分歧。但一旦美俄對抗格局發生變化,中俄兩國在外交互為倚重的態勢也將發生變化。中俄兩國能否維護利益長期共存的局面,能否在週邊問題上實現和諧,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在具體、微觀領域的合作中國相對比較被動
  
  在戰略層面上,中俄合作是互利的。但是兩國合作的具體領域、微觀層面,中國經常碰到比較被動的局面,俄羅斯在很多方面是佔據主動地位的。

  比如在一些國家級的合作項目中,在企業間,在民間貿易中,中國往往處於被動局面。中方的合法商人和中資機構,經常成為俄羅斯不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官僚政治和執法部門腐敗的受害者。

  俄羅斯這個國家在轉型過程中,無論從國家制度還是民族性格上來說,給世界的感覺是不穩定的因素太多,或者說是一個非常容易走極端化的民族。俄羅斯有關禁止外國人從事零售業的新政策造成大量中國商人回撤,一部分商人跳樓大甩賣,一部分人將攤位轉到俄羅斯人的名下。今年舉辦中國年,現在出現的事情都是不和諧的一些現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