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顆歸心——楊嘉靜
——記一香港人在回歸的前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7 11:31:59  


  香港回歸是一個關於親人分離與重聚的故事,香港回歸十年是個關於成長的故事。一個故事結束,另一個故事就會接踵而至,不變的是故事裏的人物;或許人物也會變,但那份感情卻不會。

  回歸前 歸心似箭望眼欲穿

  抗日戰爭時期,外公家的家財被日軍盡攬,一夜間家道中落。當晚就下了個決定,作為長子的外公留守家鄉,排行第二的叔公帶著一群弟妹到香港謀生。也許他們不知道這個決定後來竟成了一輩子的決定,這一次的分離也將成為一輩子的分離。

  叔公到港後只能從報童當起。幾年後,在港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外公也在家鄉成家立業。由於工作的緣故,叔公一年只有大年初一、初二兩天的假期,卻不用來陪伴家人,而是提著大包小包趕船回鄉。母親回憶起小時候的事,總掩飾不了那時對叔公回來的盼望,“叔叔逢年過節回來了,我們就有漂亮的新衣穿,新玩具玩。那時總在想香港的人就是和家鄉里的人不一樣,怎想到是同一血脈的人呢?”那時,叔公總把家鄉醃制的鹹魚當成寶,打包好帶回港,他覺得,那是滲著家鄉淡淡海水味的東西。叔公家就這樣來來往往幾十年,家鄉的親人盼望他歸來也是幾十年。

  回歸時 夙願竟成深情展望

  永遠也忘不了那晚,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時,我們一家正圍坐在電視前見證這最激動人心的一刻。伴隨著國歌聲,電話響了。是心有靈犀還是早已預料,外公拿起了電話,還沒出聲,電話那頭激動的話音就清晰可辨,“哥,看到了嗎?香港終於回家了,鄧小平‘一國兩制’的構想——好樣的!”“以後的十年二十年,我們要向大家證明‘一國兩制’是行得通的,讓英美國家都不得不嘆服!”兄弟倆的對話讓人看到了,不僅是故事裏的主角,即便是路人甲乙,也有著與祖國如膠似漆的感情。
回歸後的一個月,我的小叔叔結婚了,叔公專門從香港回來,這是他退休後第一次“告老還鄉”。婚宴當晚,大家都很盡興,觥籌交錯間,祝福的不僅是一對新人,更是祖國內地與香港的未來。記得宴間,年幼的我拉著叔公的衣角嚷著,“叔公,帶我去香港玩玩吧!”他眼睛眯成了一條線,撫摸著我,“不遠了,不遠了!”那時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回歸後 歸心落地歸情猶在

  叔公回港後,我一有空就寫信給他,告訴他,我們想著他,有空一定要常回來玩。不久後,叔公真的回來了。這次他手裏攥著筆錢,一部分是打算用來修葺一下祖屋的,另一部分是想在這買間房子安享晚年。他說:“我喜歡家鄉這裏的空氣,很甜!”這是叔公最樸素的想法。

  回歸後的一段時間,回大陸探親還是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和繁複的手續申請的,對於一個老人家來說,迫切想回家的心情也許並不能隨著香港回歸而完全釋懷,他等不及了。

  房子是斷斷續續地被挑了快一年了。一天香港那頭打來了電話,叔公急病入院了,被確診為中風初期。回鄉的計畫被擱置了,也許他沒想到這後來竟成了被擱置一輩子的事。

  03年廣東省八市首先實行個人赴港澳旅行簽證業務,赴港澳旅遊、探親也更快捷方便了。我們也因此受惠不少,常常到港捎些家鄉的音信給這位與病魔作戰的老人,也許這是唯一能慰藉老人心靈的靈丹。

  自從外公生病以後,我就從來沒有如此強烈地希望過一個人平安長壽。或許成年的我還做著那個年幼時的夢:到香港回歸十周年那天,能聽到電話那頭一位元老人激動的話音,也許不如十年前清晰,甚至因病魔折磨可能已無法用言語完整表達出自己的感情,但我依舊盼望,一位老人的另一個人生夙願又得以實現。

  可是,人生也許都會迫不得已地留下遺憾吧。在07年的第一個月,噩耗傳來,叔公終不敵病魔,離開了人世。沒有過多的紛擾,家人選擇了把他的骨灰帶回了家鄉,連同他的心,那顆歸心。和自己的兄弟們一起守護著那片土地,當歸心落地,歸情猶在。

  什麼會以死作結?是生命。卻也有例外——惟有思念與感情不會。我不懂得用言語來表達那份思量的厚度與那份感情的重量,或許允許我打個比方,老人對家鄉的思念、與家鄉的感情就像香港依戀著祖國那樣…

  後記

  如果這算故事的話,那這是一個關於路人甲路人乙在參演香港回歸這部大型故事劇的一段插曲。微不足道,卻真實感人;並非鳳毛麟角,卻缺一不可。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故事的主角正是一顆香港普羅大眾都有的歸心。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