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十日行的回顧與思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7 08:56:45  


  作者:蘇傑 北京市海淀區 中央民族大學2006級碩士研究生

  2008年12月10日至19日,我有幸與學校其它七位師生一起赴台參訪交流。短短十天的行程緊凑而又豐富,從一下飛機開始我們就受到了接待方熱情的招待和安排。十天裡,我們的足跡遍布台灣地區十餘個縣、市,開展了廣泛的學術文化交流,飽覽了美麗的寶島風景,領略了別樣的風土人情,感受了多元的民族文化,感知了普通民眾的熱情……可謂收獲頗豐。讓我們不得不由衷地說:寶島台灣,我們愛你! 

  一、學術交流之旅 

  此次代表團出訪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推動大陸與台灣地區少數民族學者、專家乃至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因此在行程安排上較多地涉及了這方面內容。 

  在台灣大學,我們通過參觀圖書館,向工作人員了解並交流台大在學術研究、圖書資料儲藏、學生學習條件及環境等方面的情況。在期刊閱覽室及台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我們驚喜地發現了我校的學報以及眾多“211工程”建設成果(我更是在其中找到了三本導師的著作),同學們紛紛與自己熟知的老師的著作合影留戀,心中的那種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時也深深地體會到台大作為台灣一流大學所具有的開闊眼光與寬廣的學術研究視野。 

  在台灣政治大學,我們與民族學系的老師、同學相聚課堂,就兩岸的少數民族學術研究議題交流思考與認識。台灣同學頻頻向我們提出感興趣的各種問題,從政治制度、民族文化到學生的學校生活等,可以看出他們中的很多人缺乏對大陸的了解,因此渴望增加對大陸地區的了解以及加強彼此之間交流的願望;除此之外,民族學系的幾位同學還分別為我們介紹、解說了該校民族博物館的館藏內容,該館主體為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展示,其中也不乏大陸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文化介紹。 

  在台東縣的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全台唯一一個以民族學、人類學為知識背景的專門博物館),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我們較為全面地了解了有關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生產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況。我們還與本身是排灣族同時研究民族語言的童館長(台灣東華大學民族學院教授)進行了座談。通過他的介紹,我們了解了當地學術界關於台灣原住民與大陸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淵源關係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否認了“台灣原住民南來說”的學術觀點,同時也不排除與大陸西南少數民族有淵源關係的說法。此外,童館長還向我們一行人介紹了台灣政府在台灣原住民身份的認定以及政治、教育等方面所享有的優惠政策等方面的內容。 

  此外,屏東教育大學的師範人才教育、台灣觀光學院的高等專業技術教育、中國文化大學的成人高等教育創新理念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延伸友誼之旅 

  此次代表團能够受邀赴台,得益於全國台聯以及我校多年來在組織、接待台灣大學生來大陸的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中所做出的積極努力和貢獻。接待方負責人在歡迎辭中也把這次邀請作為一次互惠的、感謝的舉動。因此,可以說此次參訪團是雙方之間友好合作關係的繼續和延伸,對於我們兩岸的大學生朋友來說這無疑是一份彌足珍貴的友誼的延伸之旅。 

  作為參與過接待台灣大學生工作的一名志願者,回憶起那段與台灣朋友相處的美妙時光,我心裡總是充滿幸福與溫暖。即將在台灣見到久違朋友的激動一幕,經常都會浮現於腦際。因此在赴台之前,我還特意為台灣朋友們準備了特殊的奧運紀念品作為禮物,期待著親自為他們送上,再續北京相識的情緣。 

  由於我們參訪行程安排十分緊凑,為了能在台北見到我們,有一位台大女同學晚上十點以後還趕到我們所住的賓館,希望能和我們見上一面;為了讓我們更深入地領略台北的城市文化,四位台大同學不辭辛苦,晚上下課後還過來帶領我們逛夜市、品嘗台灣美食;為了能方便地與我們保持聯繫聯絡,一位政大同學還專門為我送來了手機卡,裡面已經預備了充足的通話費……台灣同學的這些舉動讓我深受感動,同時也感受一段真實存在於兩岸青年之間的真摯情誼。接受到如此盛情與饋贈,我在心裡默默地想:一定要在以後的生活中好好珍惜這份珍貴的情誼並把它延續下去。 

  三、感知台灣之旅 

  以前我們都只是從書本上、圖畫裡、電視裡看到台灣,這次能親身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用心去全面地感知它、體會它,這無疑是我學生時代最為幸福的一件事情。在台灣參訪的每一天,我都十分珍惜,生怕自己會錯過任何一個行程和對細節的感受。我把自己對於台灣的真實感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政治方面 

  由於歷史的原因,台灣與祖國大陸隔絕了幾十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近二十年來台灣地區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多黨之爭(其中主要是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統獨問題之爭,使得台灣問題成為我國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也是我國處理與相關國家之間關係問題所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台灣,我們每天都能從電視、報紙等相關媒體上看到、聽到很多有關台灣地區政壇的新聞,尤其是前領導人陳水扁的貪污腐敗事件更是充斥各大媒體,各方力量圍繞此事件競相爭鬥。雖然從其中我們多少能看到台灣社會新聞獨立自由的情況。但當看到許多被我們認為應該嚴肅、認真的政治議題,通過新聞媒體的放大反而成為一幕幕相互爭吵、惡意攻擊的鬧劇時,我們這些外來人無不覺得好笑。難怪台灣的普通民眾說起台灣的政治、選舉時幾乎都抱著調侃的口氣,就連陪同我們的導游也經常會興高采烈地向我們模仿某位前領導人在選舉場面的煽動性表演,讓我們在輕鬆的氛圍中領略到台灣“民主政治”的另一面。 

  除此之外,有關兩岸關係的各種事件是台灣新聞媒體無法避免的一個重要內容。如12月15日開始的兩岸“大三通”、即將赴台的四川大熊貓“團團、圓圓”等事件都吸引了眾多媒體的報道。在台北期間,我還特意購買了一份“中國日報”,從中獲取台灣媒體和普通民眾對於這些事件的看法。可以看出,雖然在兩岸加強溝通交流的議題上不時會有一些勢力站出來,提出一些反對、阻撓的聲音和理由。但總的來說,兩岸人民對於這些惠及兩岸百姓的好事都是充滿期待和讚賞的。 

  2.經濟方面 

  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現在經濟發展情況如何?在國際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的情況下,台灣又會受到怎樣的影響?開放大陸遊客赴台旅遊政策之後,台灣的觀光產業發展現狀又如何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在去台灣之前想要了解的主要方面。 

  雖然全亞洲最高的建築、台北的地標建築“101樓”巍然聳立,雖然街面店鋪的商品依然琳琅滿目,但是客觀地說,由於台灣經濟體與美國的關係密切,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和不利影響也相對較多。目前,台灣的經濟已經全然沒有十幾年前經濟高速騰飛期的興旺與繁榮:商場似乎沒有多少人光顧;除了年輕人比較喜歡的夜市以外,一般的餐飲店生意並不景氣,更多的時候更像是為歡迎我們而設的專場;以前高雄人引以為榮的高雄港口貨物吞吐量也從世界排名前三跌至十位左右。開放大陸遊客赴台觀光以後,大陸遊客數量也並沒有達到台灣當局所預想的日進3000人的可觀數量,實際到達人數只有1/6不到,通過觀光產業帶動經濟快速發展的預期目標所達到的效果由此可見一斑。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不能完全置疑台灣所擁有的經濟發展後勁與實力,因為那裡有與國際同步的時尚文化,以及眾多享譽兩岸的創意品牌,有最新潮的生活科技產品消費市場……當然還有通過剛剛召開的第四次國共經貿文化論壇所透露出來的大陸對於幫助台灣應對經濟困難的善意,所有這些有利條件都將為台灣順利渡過經濟困境注入強勁力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