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學生從事社會實踐 不應單看問題表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27 16:40:42  


  作者:金紅 山東威海 學生

  大學生在校期間從事課餘社會實踐活動似乎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進入大學之後,學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除了正常的上課之外,數量相當大的同學會參加學校組織或自己爭取的一些實踐活動。其中大多數同學從事過課餘兼職工作,從事的工作各不相同。 

  經調查顯示,有52%的同學認為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占40%;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20%打過暑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占10%;現在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絡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22%)、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76%學生認為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24%的人認為完全或基本相符。從事兼職的目的大約是以下幾個方面,一,賺取一部分生活費,以減輕家庭負擔。二,增加自己的儲蓄,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學習用品或時尚用品。三,增加自己的社會閱歷,為將來的工作累積經驗。四,結交更多的朋友,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 

  大學生從事兼職等社會實踐活動的益處不容忽視。經歷了小學的天真,中學的單純,大學生也應該走出校園,走向社會,這似乎是現代社會的需要。 

  然而,通過調查研究就會發現,現代大學生的社會實踐的動力特別的大。這種動力除了嚴峻的就業形勢所逼,筆者認為一種普遍的浮躁心理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忽視。有些同學甚至會耽誤自己的正常上課時間去參加這些實踐活動。在校園中很難再看到鑽到書本裡在學問上一追到底的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理念似乎已經被這個時代所拋棄。我們的校園也已經越來越社會化。 

  然而參加這些實踐活動真的如此重要?校園社會化的趨勢對大學生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卻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有些老師不贊成學生把社會實踐活動看得如此重要。山東大學的一位老師在采訪中說道“大學時代是一個人生命中極其重要的階段,可以說是一個人生轉折點,在這幾年中應該腳踏實地的深入學習一些東西,不要忙著投身於社會,以後有幾十年的時間可以獲取社會經驗。”的確,大學校園的學習環境是彌足珍貴的。 

  熱播電視劇《士兵突擊》中“成才”這一人物形象曾經引起人們激烈的討論, “成才”是一個具有高智商,高情商的典型的被社會化了的人物形象。民衆對其評價,可謂褒貶各有。 

  “大學不是要培養像成才這樣的人,校園的意義在於改造成才,就像軍營對成才人生的意義,是改造他!”李平原老師說。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朱紅文在一次采訪中也指出:大學生越了解社會、越適應社會,社會化程度就越高。但關鍵是大學生社會化必須符合自己的社會角色,不能失去自我身份的認同,弄得大學生不像大學生。 

  同時大學校園社會化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如學生過早的認識到社會的黑暗面,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及失落感,以及把社會的不良風氣帶進校園生活,腐蝕人際關系的純潔性,不利於人文教育的發展等。
 
  在百度“學生會主席”貼吧中,有幾個主題帖特別惹眼:“我是學生會主席應該如何籠絡人心”、“我是在校的學生會主席,卻有人陰我”、“做學生會主席對就業有多大好處”。每一個帖子後面都有不少惡罵的回帖。這不能不說是大學校園社會化的一個典型表現。 

  由此可見對於大學生熱衷於從事社會實踐活動這一問題我們應該全面辯證的來看待,深入的來研究,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大學生們對自己從事社會實踐的動機,以及其中的利弊也應仔細的考慮,在每個人的心中都要有一杆秤來衡量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