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我認識的台灣朋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1 15:16:33  


  作者:王劍 北京 職員

  李敖在紀念他的已故老友高信疆先生時,曾有過一段評述,時間太久,只依稀記得大意說;“1949年離開大陸到台灣去的那批外省人及後代,若干年後,他們重新出現在歷史的舞台上,也大都出乎其類,拔乎其萃,比之他人,更加優秀!他舉了導演李翰祥的例子,舉了費翔和他媽媽的例子。其實類似的還有很多,1990年,中央電視台播出了一部叫潮 來自台灣的歌聲的音樂專題片,大陸人第一次看到了齊秦 王傑,張雨生,趙傳,姜育恒這些在歌壇里程碑式的人物,當翻開他們背後的身世,無意一例外是循著先輩的足跡,重新踏上了眷戀已久的故鄉並在那裡發光發亮!費在春晚上唱了故鄉的雲,見到了他從未謀面的外婆,姜育恒作為韓國華僑後代,第一次踏上了大陸的土地,完成了父親的遺願,張嘶吼著心底的中國,體味著作為軍人後代的悲歡離合。。。他們是那樣的成功,也足足影響了一代甚至幾代人,究其原因,除了不可爭辯的實力,客觀時代與環境造就,也讓他們的視野與舞台更加寬廣,取得如此的成績,也就不偶然了。

  我也認識這樣一位朋友,他雖然生長於台灣 但那與生懼來的大陸情結卻時常讓我由衷的感佩!是什麼造就了這樣的他?可能因為父輩的經歷,也可能因為兒時的所見所聞,但其實都不是,就如同20年來政治紛擾下的許多人一樣,他們雖然背景無異,但理念的分野很多也早南轅北轍,想來想去,我確信 那是份早已深埋心底而又一塵不染的赤子心,它(認同情結)宛如天山上的雪蓮,典雅而高貴!!當他和我講述一個個發生在身邊的故事,這切身的體會與衝擊卻是之前從未有過的,我當然熟悉歷史的脈絡,更知道現實下亂局,更清楚政治分歧,也許永遠超越不了親情,更超越不了人性,甚至比之生活 那麼微不足道,但還是有些許悲涼,就像一位前輩曾經說過:有些東西雖然是暗暗潛伏,但一經挑動,還是會時常隱隱若現。”的確,如他所言 若是毫不相幹,素不相認的陌生人,若是遇到特殊的時刻或氛圍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就更加強烈,而那個社會的諸多紛擾,不也就是因為此嗎!!!
  
  還有郭冠英,這個出身於新竹的外省二代,因為不世的機緣,因為一顆愛國心,他曾經走進了張學良,走進了那上帝之殿,他記錄下了一個個故事 記錄了張口中的那本上帝的帳,後來,這本帳上了電視,作成了世紀行過的記錄片,他讓那轉瞬即逝的歷史得以永遠定格!!可有一天,再聽到他的名字,卻是在那吵爆的新聞裡,因為記叙著兒時的一次經歷,慚愧於自己沒吃到如此的人間美味,他調侃到自己高級外省人的身份(其實是說自己很低級,沒見過市面),但這看似平常的言語,卻讓一些人大叫,憤怒,甚至破口大罵,於是乎一夜之間,他成了閃光燈下的焦點,他變的比任何時候都引人關注,此時,沒有人關心歷史,沒有人在意張學良,更沒有在意他記錄的哪個被“落入深穀”,早被所有人遺忘的陳儀,他們只糾結於那句似是而非的話,但我知道,他們痛恨的不是郭冠英,而是他一直守護,捍衛的那個國家(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要割裂的是那段屬於中國人的歷史,又因為他們色厲內荏,畏威而不懷德,一個不起眼的他,才成了眾矢之的,事後陳文茜評論到;“郭觸動了最敏感的省籍問題。試問那些比郭激烈數倍的台獨,有沒有受到郭一樣的對待呢?可見根本還是統獨 是民族,是中日之別。再到後來,也是因為歷史,因為張學良,因緣際會我們得以相識,他的談笑風聲,犀利幽默,還有他那筆力千鈞的文采,都讓我瞠乎其後。我嘗試著寫作,無心插柳下競得以入闈,還獲了獎,我很感謝他,因為對我來說,他是引領開啟我人生另外一條道路的天使!!   

  不只是這些台灣人(外省人),我還想到了張克輝,電影雲水謠的原著作者,道地的漳化人,很多人說他就是電影裡面那個有左翼思想的年輕人的原型!雖然無從考證,但這樣的故事卻不只限於熒屏。小時侯聽媽媽說;“他常去一個同班同學家裡玩,印象深刻的是那本印滿各色國旗圖案的畫册,,那同學的父親叫李和民,來自高雄。是著名的生物醫學專家 ,文革時候就被紅衛兵帶走了,後來與否不得而知 ,跟電影裡的人物一樣,光復以後,他也參加了大陸的”革命“,把一生奉獻給了他認同的這片土地。(兩岸 中國)。  

  這就是我親身經歷或了解的故事,他們都來自海峽的那一邊,背景年齡不盡相同,甚至都各自經歷著厄運,坎坷,或失落,可相同的是,現實的紛擾與繁雜都早已被他們遠遠超越,而去追尋那更高的理想與目標!!因為他們,因為這些朋友,這些可愛可敬的同胞,也許我並不關注那裡,甚至有時只是歷史的點滴附帶,但也一樣也會對這片土地充滿了由衷的祝願和期許,就像以前說過的,當重新樹起民族的標杆,我相信終還是會成為一片樂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