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政論:從巴基斯坦看民主的複雜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24 00:25:26  


強悍的穆沙拉夫也不得不向家族政治低頭。
  中評社北京6月23日電(評論員 田文林)很多人都知道,民主是個好東西。因此有人張口閉口就是“憲政民主”;而他們所理解的“民主”,往往就是一人一票、多黨執政、少數服從多數如此等等。然而,僅從投票參政的角度談民主遠遠不夠。本評論員最近剛從巴基斯坦訪學歸來,對此有些心得。

  事實上,民主的本質是一種選拔方法,比投票本身更重要的,就是究竟哪些人能夠在民主選舉中勝出,他們又是代表哪個階級進行統治?正如列寧所說:“政權在哪一個階級手裡,這一點決定一切。”而如果從競選角度看問題,很容易就會發現,所謂“競選”實際就是候選人之間的影響力競賽。這種競賽說白了,就是拼資源、拼財富、拼勢力。沒有雄厚的家族勢力,沒有龐大的金錢支持,一般人根本玩不起競選的遊戲。所謂“金錢是政治的母乳”講得就是這個道理。

  而巴基斯坦(包括印度)由於當初建國時基本照搬了殖民時期留下的一整套東西,而沒有經歷翻天覆地的社會革命,因此這些國家的生產資料和社會財富,仍然主要集中在少數大家族手中(如巴基斯坦最顯赫的布托-扎爾達里家族是信德省的大地主世家,謝里夫家族是旁遮普省最大的工商業主)。有人曾說,掌握該國命運的人(包括家族)不超過20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金字塔性的財富分配結構,決定了其政治權力的結構也注定只能是富豪間的遊戲。因此,不管這些國家實行何種民主制度(巴基斯坦實行總統制,印度實行議會制),選舉程序如何規範、熱鬧,但說到底,它基本是富人的奢侈品。有學者指出,在巴基斯坦,富可敵國的財產、具備家族背景的政黨、軍隊支持三項至關重要,政治人物至少擁有其中兩項,才能持續統治。

  由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南亞國家民主選舉幾十年過去了,但選來選去,始終就是那幾個家族的成員。子承父業,女成母業,“孤兒寡母”政治,如此等等。這些現象在世界其他地方明顯不合常理,但這裡卻顯得再正常不過。中下層出身的軍事將領穆沙拉夫,雖然依靠軍隊支持流放了謝里夫,並拒絕布托回國,但謝里夫家族和布托家族影響猶在。一旦其政權面臨危機,兩大家族便捲土重來。目前當政的扎爾達里總統就是貝.布托的丈夫,過去因收受賄賂而被稱為“10%先生”。而他領導的政府上台後,國內形勢一片混亂。2009年5月11日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81%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國家正走在錯誤的方向上。但就是這樣的人依然能當選總統,掌管國家。

  相較而言,出身平民的人即使才華橫溢,也很難在政治上展頭露腳。一位在巴多年的資深人士曾指出,平民階層要想在巴基斯坦這個國家嶄露頭角,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去西方接受教育,在國外混出名堂,再返回國內;另一條路是參軍入伍,並晉升軍官。而這兩條路又非常艱難:從“讀書改變命運”這條路來看,巴基斯坦教育有公立與私立之分,而私立學校教學條件好,並可直接去國外連讀,但收費極高,只有足夠有錢才上得起。而窮人家孩子上得起的公立學校,教育質量很差,相當多的是宗教課程,即使念出來,也沒什麼遠大前途。而在軍隊系統,要想晉升軍官,實現“鯉魚跳龍門”,必須有兩名資深軍官推薦,因此能邁過這道門檻的,家境基本都不會太差。社會缺乏流動性,國家自然就談不上活力。在這種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民主制,也就很難實現“選賢與能”的初衷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