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論:我是誰?中華史觀的構建刻不容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5 01:00:22  


  
  其次,張教授提到由小至大的概念,在時間上由近而遠,在空間上由小而大,在台灣的民眾當然是台灣人,但台灣人也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這並沒有互相矛盾,我是一個台北人,也是台灣人,也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也是亞洲的一份子,也是世界的一份子,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但中國的論述方式,目前兩岸間是具有爭議的,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民族的宿命。
 
  由於史觀的差距,當然會產生認同上的不同,認同其實是一個相當奇妙的東西,可以改變卻不容易改變,並且認同往往無涉及對錯是非問題,而是一種價值信仰的傾向;在台灣的認同取向,常與殖民悲情、政治迫害、與政治及意識形態結合起來,可貴的是,它還保有最珍貴的民主價值。

  再者,張教授提到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台灣與“中華民國”的等同,事實上,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中華民國”包括台灣,當然也包括金馬澎湖等其他島嶼,在“憲法”意義上指的是固有疆域,許多綠營人士覺得十分荒謬,其主張乃是立基於主權與治權的等同,然而實際上主權並不全然等同治權,這世界上有許多無奈。
 
  從教科書到平常在台灣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描述方式,已經慢慢遠離中華史觀的脈絡與軌跡;台灣與中國已經變成對立的代名詞,並且將中國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緊密連接起來,而企圖將台灣脫離中國的洪流當中,這是一種怯懦的表現,也是呈現出一種偏安的心態,喪失了論述話語權,也緊緊限縮台灣的格局與氣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