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人服從政府管理的背後是穩定國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8 15:11:56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日本《外交學者》雜誌7月16日載文《為什麼中國人服從》,摘要如下:

  中國內外有一種廣泛共識,認為中國現政權的合法性主要依靠執政表現。所以,政府不得不一直竭力應對一種複雜、不穩定的國內和國際環境,以保證國內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公共產品供給並維持有尊嚴的國際形象。

  沒錯,從執政表現談合法性的理論很有說服力。但是,將政權的合法性依托於執政表現存在兩方面問題:一個較明顯,另一個不太明顯。明顯的問題是,這種合法性不穩定。不太明顯的問題是,這種理論不能說明一切,它掩蓋了當今中國人集體心理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特點。

  從執政表現解釋合法性的觀點往往將國家和人民的關係簡化為順從與福利的交換。許多理論試圖解釋“中國即將崩潰”為何似乎從未到來,以及為什麼執政表現-順從交換仍然存在。據稱,主要原因是中國政府總體表現其實不那麼糟,或中國人在文化上更順從。這兩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未能考慮到:大多數中國人不把他們與政府的關係視為單純的利益交換或交易。這其中至少還有兩個別的因素。

  首先,感激是一個重要因素。在中國,祖父母輩感激國家獨立,父母輩感激在黨領導下的國家所取得的經濟繁榮。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50-70年代出生的中國人(他們構成當今中國有產階級主體),通常認為自己大大受益於改革時代的政策變化,這種變化給他們的人生提供了更多機會。他們還享受有保障的就業和免費的大學教育。所以,他們仍然感激政府提供了這些有形、無形的福利。 

  其二,中國人將國家、政府和家庭等同的悠久傳統也起到一定作用。稱地方官員為“父母官”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將政府比作父母,軟化和促進了政府與民眾的關係。因為中國人總的來說非常希望在家庭內部保持和睦,抵擋外來批評。 

  當然,這不是說在這兩種情況下,民眾就不會變得不滿。但是,民眾與國家的紐帶遠比交換理論認為的更加親密和牢固。它所產生的不僅僅是順從,而是忠誠和擁護。所以,基於感激和成員身份的合法性,是對基於執政表現的合法性的有效補充,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麼中國人現在總體上至少是服從政府管理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