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灌溉工程遺產:用好金字招牌
http://www.CRNTT.com   2020-06-01 12:13:26


  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自2014年設立以來,已公布了6批。我國是工程類型最豐富、分布範圍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

  在世界各地,灌溉工程遺產已經進入“後申遺時代”。如何實現可持續保護與利用,成為遺產地思考和關注的問題。

  保護形勢嚴峻

  洪水破壞威脅不容小覷

  2019年汛期期間,有多處中國境內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遭受洪水衝擊受損,為遺產保護敲響警鐘。錢塘江的二級支流靈山港在7月份爆發一場洪水,把2018年剛剛成功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姜席堰渠首江心沙洲衝開。主流沿江而洩,灌渠引水中斷。隨後,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四川夾江東風堰所在的青衣江,在8月份遭遇兩次超警洪水過程,衝毀幹渠段部分附屬設施,導致千佛岩景區因此關閉,所幸渠道位於河岸基岩上,主體工程和灌溉引水才未受更大影響。

  遺產保護是傳承利用的基礎。灌溉工程遺產保護的重中之重是工程安全。從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在2017、2018年度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出,各類世界文化遺產面臨的最大自然災害威脅是暴雨、台風等水文災害。與其他類型遺產相比,灌溉工程遺產的主體構成大部分位於江河行洪通道上,因此遭受洪水破壞的威脅更為突出。加之近年來極端水文事件發生的概率不斷增加,灌溉工程遺產防洪安全問題就變得突出起來。

  作為“在用”的文化遺產類型,灌溉工程遺產不可避免地會有日常維修養護。如何科學保護與修復,避免保護性破壞、修復性破壞和盲目改建擴建,也是當前灌溉工程遺產保護中亟須研究的技術問題。

  灌溉工程遺產是一個新興的遺產類型,在對其進行保護時要充分認識灌溉工程遺產與一般文物或其他類型文化遺產的特性差異,研究提出科學的保護理論、策略與技術措施,盡快編制發布相關技術標準規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