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非學人難成好藝人 藝考生文化素養惹人擔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05 09:45:55  


 
  文化素養難以一蹴而就

  教育藝術需以文化素養為基礎,已經成為藝術教育者的共識。“文化素養並不是哪一個或哪幾個學科的知識,它意味著善於感受、善於領悟的智慧,也意味著生活中的高雅情操。”鄧寶劍說,“這種素養可以通過學習一些學科而獲得提高,比如文學、歷史、哲學等,但又不等同於這些學科。”趙景勃在任中央戲曲學院副院長期間,曾努力推行“文化四國”:國戲、國學(諸子百家、詩詞文學修養)、國藝(琴棋書畫)、國術(武術、傳統健身術等),同時,“學校也鼓勵學生多了解、吸收其他藝術門類的表演,如西洋的美聲、話劇表演等。有些學生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吸納到戲曲表演上來。大學教育和科班教育不同,學生的視野開闊多了。”趙景勃很樂觀,“雖然總體來說,從事戲曲表演的人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依然是進步了。”不過,陳傳席顯得憂心忡忡。他說,雖然學校提供了很多文化課學習機會,但現在藝術研究生才3年,第1年忙於學英語、政經,第2年稍微研究點專業,第3年就寫論文畢業了。他也曾要求學生閱讀孔孟老莊等文化經典,但學生根本沒有時間。

  教育藝術應先塑造文化人

  “藝術教育要重塑健全的人格和高貴的精神。”西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崔樹強說,“但今天很多藝術教育,受到商業誘惑和市場刺激,一開始就以藝術為目的,忽視心靈培養和精神熏陶,導致藝術日益淪為賣弄技巧,離文化精神越來越遠。”

  這也成為很多藝術教育者的憂心所在。陳傳席談及在美國做訪問學者的經歷說,在國外的藝術專業學習中,文化課的比重不會少於60%,剩下的才是專業課。諸如文學、歷史、外語、藝術史等都是必修課程,而且有嚴格的考試制度。但目前,國內很多院校的藝術專業依然輕文化重技術。學生在畢業的時候,雖然也要求在畢業創作之外提供畢業論文,但很少有學生能獨立完成。“這好比體育比賽,你降低了標準,世界冠軍自然就多了,但這有什麼意義呢?”陳傳席反問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