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絲路新疆段:跨越時空的文明通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0 10:02:21  


 
  艱難的保護之路

  新疆的絲路文物遺產地多分布在氣候幹燥、人跡稀少的荒涼之地,因此文物保護難度大,需要採用特殊的保護方式。

  在絲路“申遺”名錄中,交河故城、高昌故城、阿斯塔那古墓群、台藏塔、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吐峪溝石窟寺6處都處於吐魯番地區,在2006年國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坎兒井水利工程也榜上有名。吐魯番地區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阿裡木.熱西提告訴記者,多項遺址被列入絲綢之路聯合“申遺”的遺產地名單,吐魯番地區文物局感到動力和壓力、機遇與挑戰並存。他們引入了高科技設備加強保衛,同時修建了交河故城的防洪壩建設工程。

  此外,一些學者提出要根據絲路新疆段文物遺址的土木建築特征採取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同時也需要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培養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

  王炳華指出,作為古代文化遺產,新疆地區的古代遺存意義很大。採用“申遺”的形式,將新疆地區與中亞國家的文物遺存並列呈現,讓人們對古代歐亞大陸的經濟、技術、文化和居民人際交流有更深入、更詳細的認識,是非常有意義的。新疆地區的文物破壞現象很嚴重。一些宣傳或節目片面突出文物價格,在某種意義上刺激了盜墓等行為,這種錯誤傾向需要糾正。

  在沉寂了多個世紀之後,隨著區域合作的加速和深化,絲綢之路的“復興”已經顯現出良好勢頭,為絲路文物遺產的保護提供了機遇。在千年絲路獲得新生的背景下,絲路文物遺產的光華將更加引人注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