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餡餅節蘊藏民俗內涵 文化遺產該如何認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4 10:01:12  


  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中國文化報》報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自身生成、傳承過程中,記載和傳承了諸多人類的精神和思想。但是每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成往往都有一個最初的內涵,只有挖掘和認識到這個最初的內涵,這項遺產才更加充實和生動。所以,在認定某一非遺項目的時候,應該重視尋找其原本內涵。

  不久前,我們在搶救挖掘科爾沁郭爾羅斯文化遺產時,發現當地一種餡餅的製作技藝。當時在申報文本中,對這項“餡餅製作技藝”是這樣介紹的:這種餡餅面非常稀,不好包餡,這為每一個做這種餡餅的人帶來難度。因此這裡的每一個姑娘在出嫁前都要先學會這種餡餅技術,生怕到了夫家被笑話。而且這種餡餅做好後先不吃,而是“聞”,大家一齊喊“好”,然後供給祖先,之後一家人才可以吃。

  在分析這項遺產時,我們覺得,這種做餡餅的技藝背後,應該還有著更深的文化內涵。那麼,這項遺產的原本內涵是什麼呢?原來,這與當地的民俗有關。

  農歷立秋之後,牧草籽粒成熟,很多蒙古族群眾收割牧草時,注重收割、晾曬、留存一些柔軟的紅毛公、碱草,用作慢火烙制餡餅的燒柴。進入農歷臘月後,半農半牧的郭爾羅斯地區的人們開始宰殺年豬、肥牛、壯羊,蒙古族婦女們精選、留存足夠的上好肉品,備用於“祭火”“祈月節”“查幹薩日”(正月)期間的日常食用和祭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