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江南的流動美味:在船上吃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8 09:21:25  


 
  這樣的情調,在以往的蘇州太湖、揚州瘦西湖、杭州西湖都被引為盛事,包括蘇東坡、白居易在內的文人,也都是船菜的忠實粉絲,部分曠世名作如《水調歌頭》、《琵琶行》,莫不與船菜的點綴有關。不過時至今日,畫舫船菜在江南已經寥寥無幾,最多在嘉興南湖、杭州西湖、蘇州護城河水上游還能零星看到。船上也有船娘邊搖櫓邊唱船歌,或是信手一曲《蘇州好風光》或《虞美人》之類的小曲,不過菜品則潦草很多,倒是瓜子花生占了主角。

  如此看來,船菜最初講求的移步換景、杯隨景動、盤中映景的“食景兩相宜”的格調,如今已經很難找到。即便真是有船,大多也是靠在岸邊砌成的假船,或是園林里的石舫,蘇州怡園里就有這樣一座古石舫,每天一桌,吃的是奢華。相比之下,蘇州的光福鎮漁港村還算是吃船菜的地方,鎮子就坐落在太湖之畔,從蘇州市區出發西行,大約半小時就能抵達。臨到湖邊時,卸下了風帆的漁船並排排開兩三公里,地上蚌殼竟成沙灘,漁民不是在曬網就是在剝蝦。單從感官就能判斷出,這裡吃船菜一定“保鮮”,不過舊時文人墨客詩境里的情調卻是難求。

  太湖船菜其實早有歷史。民初有4只大型畫舫的船菜最為著名,分別由姓王、楊、謝、蔣的4個老板經營,並各自有自己的名菜,如王家的八寶鴨、楊家的西瓜雞、蔣家的蟹粉魚翅、謝家的荷葉粉蒸肉等。如今的太湖船菜一條街建在碼頭上,共有七八艘,開發已有十餘年。據說都是上百萬打造的退役游船,船有兩個籃球場大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