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揚州:文人心口的那顆朱砂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9 09:22:21  


 
  杜牧,可謂揚州知己也!從“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中的典雅而獨具韵味的美色揚州,到同樣出自小杜筆下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的華美、斑斕而迷離,憑空又多了些輕靈出竅之氣,恍然如入神仙之境。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此語源自南宋小說中的人物對話,作者殷芸雖不甚有名,卻寫得豪邁無比,寥寥數字,道盡了對揚州樣的溫柔富貴鄉的無比神往。
 
  一代詞人姜白石,流連在國破城摧後的廣陵,迷惘,多情,唏噓不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還有元朝的薩都剌來此徹悟反省,明代的唐伯虎於揚州道上思亡妻,清朝的龔自珍更是狂放張揚,豪氣衝天:“春燈如雪浸闌舟,不載江南半點愁。誰信尋春此狂客,一茶一偈到揚州。”
 
  ……
 
  夠了!夠了!無須再一一列舉,就分明看見:煙花夢裡的揚州,月明橋下的揚州,淺深紅處的揚州,“青樓薄幸”的揚州,已然激發了他們內在的豪情、溫情和柔情。這裡的飛檐古巷,這裡的墨竹綠楊,這裡的清風明月,這裡的流水畫舫……所有的美,在別處一樣可以尋到,卻又不盡相同......
 
  若論園林之盛,揚州不如蘇州;若比湖山風物,揚州又不到杭州;再若說歌舞升平艶幟高張,揚州似乎又遜於金陵。地處裡下河窪地的揚州,甚至都不及一衣帶水的鎮江,它沒有山,卻異想天開地從瘦西湖的花窗裡借來金山一角——船行至小金山,不過一個饅頭似的小土堆。少了登高望遠的意趣,卻絲毫不減其超拔芸芸眾生的高度。這對於那些講究胸有千丘萬壑的詩人來說,所有的這些它都沒有,卻又都有——揚州的溫和柔媚,蕙質蘭心,恰如一位多情女子的款語消愁,慰藉了他們對仕途的期盼,對現實的失落,對人性的迷惘,以及對兒女情長的深切眷戀。遠遠近近地奔赴揚州而來,他們不止是圓了一個繁華富庶的江南夢,還可以鬆弛一下追名逐利的浮躁心,“忍把浮名,換了低酌淺唱。”因何低酌?為誰淺唱?為知己,也為自己——就這樣自話自說,自游自在,張開全身心自然而然蕩滌塵埃的血脈,放達徜徉,無拘無束,做一個天大的美夢。所有這些,可領略,亦可沉湎;可灑脫紅塵,亦可鐘鼎山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