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2文化圈:莫言經冰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1 00:28:28  


  中評社香港1月11日電/2012年之於莫言,或是莫言之於2012年,都將是歷史上濃重一筆。

  10月11日的晚上7點,當瑞典文學院宣布201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莫言之後,央視《新聞聯播》馬上插播了13秒鐘的新聞,主持人向全國播報:“莫言成為有史以來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火”點起來了,也就是七點多一點,莫言的老家山東省高密縣大欄鎮平安莊響起了一片鞭炮聲。莫言住在市區,他把這一消息告訴了住在村裡的父親和二哥。二哥搶他的書、父親教育他“文革”時少說話,故鄉的種種都在莫言的文章裡出現過,記者們找不到莫言,扎堆來到了這裡,於是,莫言的老鄉們被拽到台前,他的舊事被反覆地對外人談起,其實,他們只是老實的農民,現在也基本不看莫言的小說。莫言在當晚九點召開了新聞發布會,也與央視白岩鬆做了連線採訪,表現出淡然的態度。

  “冰”水如期而至,莫言的官方作協身份讓很多人難以與諾貝爾文學獎一貫的政治傾向聯繫起來。莫言在12日的發布會上解釋,“講話”本身有歷史的局限,過分強調政治與文學的關係,而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寫作就在突破這個限制。

  莫言此前在11日晚上九點鐘已經召開了簡短髮布會,但得獎這一消息顯然對很多人來說是措手不及,山東當地的一家電視台採訪莫言,問出“你獲諾貝爾文學獎主要得益於哪些”這樣的問題。香港、日本等眾多媒體都是第二天上午趕到高密,以至於12日下午莫言又召開了一次新聞發布會,他說,得到諾獎,“這是文學的勝利”。

  隨後莫言的一切,都被媒體和眾人持續而熱烈地關注著,莫言卻在接受幾家媒體的採訪後,悄悄隱身在了幕後,後來出現的所謂新聞,都有了點荒誕的色彩:老家舊居的蘿蔔被扒光了、高密要投資6 .7億建造紅高粱文化區、陳光標要送房子給莫言但被莫言父親拒絕、《透明的胡蘿蔔》被收入中學語文課本配套讀本、莫言穿什麼衣服去領獎才代表中國等等,外界如此熱火的關注,與莫言自己低調的冷處理,讓一幫眾人在這兩個月的冰火交割期裡,更多陷入自說自話自娛自樂的境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