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國深:“一國兩制”融合兩岸正能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9 12:59:51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中評社 李仕奇攝)
  中評社香港5月19日電(記者 孫儀威 林艷 楊天)在由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主辦的“第三屆‘一國兩制’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上,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教授在主題演講中指出,兩岸政治發展和實踐各有所長、各有優點和不足,雙方應在“一國兩制”的精神之下,進行兩岸政治次體系的“柔性橋接”,既不硬性改變對方,又讓兩岸子系統可以有效兼容,使兩岸的正能量得以更好地結合在一起。

  劉國深表示,在比較“一國兩制”的台灣模式與港澳模式時,以往我們更多地是注意到,“一國兩制”的台灣模式將更加寬鬆的具體政策主張:“台灣還可以有自己的軍隊,只是不能構成對大陸的威脅。大陸不派人駐台,不僅軍隊不去,行政人員也不去。台灣的黨、政、軍等系統,都由台灣自己來管。中央政府還要給台灣留出名額。”其實,運用“一國兩制”構想解決港澳問題與解決台灣問題在出發點上就有很大不同:台灣問題上的“一國兩制”實踐,是在領土主權完全重叠的“同一國家”既有基礎上,達成兩個競爭性政權“兩制共存、良性雙贏”的制度創新。

  回歸後的港澳地區“一國兩制”實踐,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踐——海峽兩岸“一國兩制”的落實過程,有更加切實的可比性,港澳回歸後的兩岸四地的“一國兩制”實踐才真正是在同一主權國家平台基礎上的國家治理體制創新。

  劉國深指出,“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們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這樣的認識基本上形成於80年代,有其時代的合理性。30年前的中國大陸剛剛從動亂轉入承平時期不久,我們的綜合實力和自信心遠遠沒有達到今天的程度。30年後,兩岸四地和國際環境的變化,我們對“一國兩制”內涵的認識也逐漸有了新的發展。

  劉國深稱,對於中國國民黨來說,兩岸關係就是與中共爭天下的問題,也就是爭奪中國代表權的問題。儘管今天的國民黨內有此雄心壯志的人士已不如以前,但國民黨內有此志向的人為數也還不少。受到台灣內部政治邏輯和兩岸特殊歷史因素的影響,民進黨內更多的人是試圖以分裂中國的領土主權的方式尋求“自保”,也不乏“以退為進”的權謀。兩岸及國際政治的現實是,越來越多的國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中國,這樣的格局已經難以撼動;另一方面,沒有中國大陸的同意,台灣方面根本就沒有能力片面改變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現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