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互聯網+教育”不能光顧盈利忘了公益
http://www.CRNTT.com   2020-01-13 15:29:42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據中國青年報報道, 2019年10月9日,寧夏固原市涇源縣涇河源鎮白面民族小學師生在課堂教學的同時,與當地高峰村、白吉村教學點的學生進行網絡在線互動。地處寧夏西海固地區的涇源縣近年來大力發展“互聯網+教育”,積極構建數字化教育共享平台,推動城鄉優質教育資源互通共享,不斷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目前,寧夏固原市涇源縣已建設智慧校園試點校11所,建成智慧雲教室106間,“一拖二”網絡在線互動課堂26個,全縣中小學400兆網絡實現全覆蓋。

  “利用名校網絡課堂應對縮小區域、城鄉、校際之間教育質量差距的迫切需求,以優質學校為主體,通過網絡學校、網絡課程等形式,系統性、全方位地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在區域或全國範圍內共享,滿足學生對個性化發展和高質量教育的需求。”

  “現在,我們的孩子們正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網絡教育四個跑道上同時奔跑,這之間的撕扯非常嚴重。因此如何融合、重構我們的教育形態,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張志勇教授說。

  近日,人民政協報社-人民政協網舉辦了名為“互聯網+助力教育資源均衡化”的研討會,眾多專家就“互聯網+”環境下的教育生態問題提出了各自的觀點。

  曾經有人認為“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逐漸消除學校教育的邊界。但是,有著多年地方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經驗的張志勇教授卻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要更多的從推動教育公平的角度來看教育信息化問題,“我們要意識到,教育的數據鴻溝是一個重大的現實問題。”張志勇說。

  為此,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教育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雷朝滋特別提到曾經引起熱議和爭論的“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文章。“‘一塊屏幕’展現了信息化在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上的強大力量,讓人們看到了實現區域、城鄉、校際優質資源共享、教育均衡發展的可能性,也向人們傳遞了技術改變教育、教育改變命運的信心。”雷朝滋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