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超六成影片未達保底發行金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24 16:36:17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2016年春節檔影片《美人魚》超30億元的票房讓更多的資本瞄准了保底發行。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2016年公開票房保底的影片達到11部,對影片進行保底的資本也有耀萊影視、微影時代等影視制片發行公司,以及快鹿集團等金融投資公司。但從票房來看,並不是每部電影都能複制《美人魚》的成功。11部保底發行的影片中只有4部電影達到預期。儘管受票補減少、觀眾回歸理性等因素影響,2016年國內電影市場增速放緩,但過半保底發行影片沒有達到預期仍然讓2017年保底發行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超六成影片未達保底金額

  從2013年華誼兄弟為《西游·降魔篇》保底3億元起,保底發行開始真正進入國內影視市場。而《心花路放》、《後會無期》等影片的票房成功,也讓越來越多的影片開始採用保底發行模式,保底金額和門檻也開始不斷攀升。據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2016年公開票房保底的影片已經達到11部,保底金額達10億元的影片就有6部。不少影片甚至在成片之前就拿到了保底協議,如吳京執導的《戰狼2》還未開拍,北京文化就以8億元為其保底;《夢想合夥人》開拍之前,也已和恒業影業達成3億元的保底協議。

  從票房來看,並非每一部影片都能達到預期效果。公開資料顯示,11部保底發行的影片中,僅《盜墓筆記》、《火鍋英雄》、《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美人魚》4部影片達到保底金額,其餘項目都以失敗告終,其中不乏一些由熱門IP改編以及極具明星效應的影片。如博納影業10億元保底《封神傳奇》,最終票房僅2.84億元;恒業影業4億元保底《夏有喬木,雅望天堂》,最終票房僅1.56億元;而提前簽訂保底協議的《夢想合夥人》最終票房僅8099萬元。

  新元智庫創始人劉德良認為,保底發行是制片方和發行方基於對市場競爭的需求而開發出的交易模式。通過保底發行,制片方可以降低風險,並有充足的資金投入到下一個電影項目的製作過程中;發行方也希望能借此爭取到優秀影片項目,提升自身的發行規模,並收獲更多的票房收益。從市場角度來看,保底發行這種交易模式的產生有其出現的合理性和必然性,2016年電影市場整體增速放緩的狀態下,票房收入達到或者未達保底金額也是正常的市場結果。

  資本過熱反致成功率低

  縱觀當前的電影市場,有太多的資本進入保底發行這一領域。不僅涉及微影時代、恒業影業等電影制片發行公司,也涉及快鹿集團等投資企業。過多的資本湧入對於正處於初期發展階段的電影產業來說並不樂觀。在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公共事業部總監劉建峰看來,不僅國內的電影市場面臨泡沫化,一些非老牌的電影企業對電影市場的預期也是泡沫化的,僅憑借《美人魚》保底發行的現象級成功,就認為保底發行領域有商業化機會。大部分企業並沒有真正冷靜思考當前電影市場真實的水平。從影片《葉問3》重複融資等一系列金融操作中可以看出,當前國內電影產業發展的缺陷和弊端。

  劉建峰對此表示,對於資本方來說,他們想通過保底發行收取更多的回報;對於第三方平台來說,則是想要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這些基於非電影元素的考慮,使得這些平台、企業在保底發行過程中是通過補貼等方式,而不是加強影片內容製作、宣發等渠道讓影片達到預期效果。某種程度而言,這會使當前的電影市場變得屈從和盲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