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京將告別地鐵2元時代 調價過程被贊透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07 10:36:18


 
  “其實很多時候,市民不只關心一個價格問題,更重要的是對公共政策決策過程中的知曉、參與。這次的建言獻策是個很好的嘗試,以開放的姿態征集意見,有利於得到市民的理解。”張強說。

  漲價不是終極目的

  伴隨“漲價”的爭議四起,多位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價格改革絕不是終極目的,廉價時代結束後,應該是高效率高水平服務時代的開啟。

  “從世界範圍看,公共交通具有准公共產品的特性,公益性與經營性並存,其定價問題一直都是個難題。”張強說。

  相關專家表示,改革,首先難在利益關係的平衡,定價的核心是處理好政府、企業、個人的關係,價格政策就是找到最佳平衡點。第二,難在既要堅持公益性,又要保障運營的市場化,實現公平與效率的均衡。第三,需要統籌好當期與長遠的關係,要能夠實現公共交通可持續發展。

  據張強介紹,西方很多國家的票價政策較為靈活。對長期乘坐的和單次乘坐的乘客會有區分,對高峰時段和低峰時段也會有區分。同時,日票、月票、季票、年票等也在多元運用。“這使得票價更加立體多元,我們可以適當借鑒。”張強說。

  黃偉則認為,在學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北京還要結合自身的實際,制定出更加靈活方便、更加吸引公交乘客的公交票制體系。

  “北京地面交通發展仍然不快,整體服務質量還不能滿足市民的需要,且在和小汽車的競爭中,也處於劣勢。”同時,黃偉說,受地面擁堵影響,公交的可能運行效率還有所下降。

  不少人認為,這也是導致地鐵擁擠的原因之一。加之地鐵票價低廉,很多原本可選擇公交出行的短途乘客,還是會選擇坐地鐵,這無形中也增加了地鐵的“負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