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家長陪讀高考嘆累:唯一能喘口氣的就是晚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7 10:00:10


 
  廣播聲音剛落,班主任走上講台,開門見山地說,“這次考試起伏有些大”。她叮囑陪讀家長要讓孩子“平平靜靜,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擾”。接著舉了一些平時不起眼、高考脫穎而出的,以及平時很優秀、高考失敗的例子,來說明一定“不要輕易改變吃住環境”。最後她總結道:“這一屆肯定是讓我最感到驕傲的。”

  家長會結束後,圍在班主任身邊的家長並不多,一位從廣東趕來的家長,焦慮地向老師詢問,自己沒辦法來陪讀會不會有影響。

  回到家吃完午飯,張英夫婦走到兒子房間,關上門,林強一改往常和兒子打鬧的風格,語重心長地對小林說:“在學校裡有什麼苦惱的事,學習遇到什麼壓力,適當和你媽媽發發脾氣都行,但也要顧及你媽媽的面子。”

  最近幾次考試,小林發揮不穩定。“你以後上了大學、考研,我們都不管了,但是現在高三,我們還是要管。誰都考過,神仙都會重視,中國的體制這就是人生最重要的考試,不要滿不在乎。”林強說。

  如今在清華大學讀大一的熊峰說:“高考給了像我這樣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的農村孩子一個機會。要是沒有高考,想走到更大的舞台上,還是挺困難的。”

  “我們唯一能喘口氣的時間就是晚上了”

  “我們唯一能喘口氣的時間就是晚上了。”張英說。

  傍晚是小鎮最熱鬧的時段,三五個陪讀家長圍成一圈聊天,不時抖抖腿驅趕蚊子;操場也漸漸接納接二連三到來的家長,在跑道上一圈圈地繞著走,操場旁邊就是燈火通明的教學樓——他們的孩子在裡面上晚自習。

  日子久了,陪讀媽媽們形成了自己的“小生態”。王芳菲報名參加了當地一個會計培訓班,每周去三次,打算好好學一學原來在上班時沒空學習的東西,為“再就業”打基礎。

  在臨川“駐守”多年的席雯,“結拜姐妹” 13個。這群姐妹“一呼百應”,平時一起健身、跳肚皮舞、過生日、做飯。

  張英常去汗蒸,一周兩三次。汗蒸房位於南門小區一處臨街的居民樓上,門口打著標語“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出汗”。在這裡,相約去汗蒸是陪讀媽媽的一種“日常活動”。

  這家汗蒸房是來自四川的李平和別人合夥開的,她的兩個女兒正在讀高三,“一個花了4萬8,一個花了2萬4”。此前一直在各地做生意的她,來到臨川閑來無事,發現了商機,“來的基本都是陪讀家長”。

  她們組成了一個“汗蒸陪讀家長群”用來聯絡,常常有人因為“今天孩子在家”“老公來臨川”等原因取消行程。

  汗蒸房只有不到30平方米,擠不下20個人,一進去要灌下一大杯“碱水”,高溫逼迫汗水溢出,不到10分鐘就會滿身大汗,據張英說這樣“可以放鬆心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