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災民心反噬:河南百姓幫日軍繳殺5萬國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17 16:33:46


 
  1942年夏,河南災情初現,蔣介石便接到了軍方密報。他於第一時間趕往西安,召開緊急“前方軍糧會議”。在會議上,蔣介石宣布:本年河南軍糧配額減為250萬石——並沒有免掉。河南省政府隨即指派大員分頭出發,一面督催軍糧,一面視察災情。在張仲魯看來,他們真正的目的本就是催繳軍糧,至於救災,不過是“粉飾門面,欺騙百姓”。

  就在蔣介石宣布減低河南軍糧配額後不久,糧食部長徐堪卻把250萬石改為了250萬包。一石小麥約為140多斤,一包約為200斤,這一字之差,逼死了多少窮苦無告的農民!張仲魯回憶說:“超額完成徵收軍糧任務的河南糧政局長盧鬱文,卻受到了蔣介石的記功褒獎。”

  抗戰爆發以後,幾十萬軍隊駐扎在河南,軍糧、草料、兵源全部“就地取材”。1937年到1942年,河南出兵出糧均列全國之首。異常沉重的兵役徭役和賦稅,使得河南民力物力財力早已枯竭,即使是在風調雨順的年頭,農民交完賦稅後也只能靠野菜雜糧勉強度日;遑論1942年全省遭災,麥收只有一兩成,秋糧完全絕收!。

  在蔣介石看來,河南是中日軍隊角逐的主要戰場,而非相對穩定的大後方,他隨時準備放棄河南。因此,他提出“不讓糧食資敵”的口號,一面將河南農民搜刮殆盡,一面隨時準備拋棄這三千萬子民。正是沿著這樣的邏輯,他才會在1938年下令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而這件事情,也是導致1942年河南大旱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此背景之下,當局嚴密的新聞封鎖,《大公報》的停刊,張高峰的入獄,也就不足為奇了。

  民心的反噬

  《大公報》和《時代》對於河南災情的披露,讓蔣介石陷入國際輿論壓力之下。為堵人非議,蔣介石派中央勘災大員張繼、張厲生二人前往災區視察。

  根據張仲魯回憶,此二人來到河南,先召開一個小會宣示“中央德意”:一方面,救災、軍糧是兩件事情,災要救,但不能為救災減免軍糧;另一方面,不應對災荒誇大其詞、過分宣傳,以免影響抗戰士氣、混亂國際試聽……總之就是賦稅一個子都不能少,輿論上正面文章要正面做、反面文章也要正面做。二張告誡河南官場:諸君受黨和領袖撫育栽培提拔才有今日,一定要“實事求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