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災民心反噬:河南百姓幫日軍繳殺5萬國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17 16:33:46


 
  “二張回去後,把縮小了的情形報告蔣介石後,蔣介石才決定撥給河南法幣1.2億的救災貸款”。即使是這點杯水車薪的錢,也被河南省政府秘書長馬國琳和省銀行行長李漢珍扣下用來做投機倒把買賣,一直拖到1943年麥快熟時才買了一批發黴的麥子發給災民,而截至彼時,河南至少已經餓死了三百萬人。這個數字,被當時的河南官方統計為:1602人。

  “我們知道,在河南農民的心底,有一種暴怒,要比死亡本身更酷烈;我們也明白,政府的勒索,已使農民的忠誠化為烏有”。從河南回到重慶的白修德,看著重慶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內心湧起無限悲哀:“重慶誰也不相信我們,直到一年後日軍在這全部的插曲內,最後加上歷史性的一幕。”

  “歷史性一幕”發生在1944年春夏之交。這一年,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受到重創後,孤注一擲在中國發動空前規模的“一號作戰”,意欲打通直通南方的大走廊。歷時38天的戰鬥中,日軍5萬餘人的兵力,打垮了40萬人的國軍,豫中30多個縣城被日軍占領。

  湯恩伯部向豫西撤退時,“歷史性一幕”發生了:豫西山地的農民舉著獵槍、菜刀、鐵耙,到處截擊這些散兵游勇,後來甚至整連整連的解除他們的武裝,繳獲他們的槍支、彈藥、高射炮、無線電台,甚至槍殺、活埋部隊官兵。5萬多國軍士兵,就這樣束手就擒。

  “中原王”湯恩伯惱羞成怒,這位河南民眾口中的“四害”(水、旱、蝗、湯)之一,把中原會戰失敗的罪責推到河南百姓身上,破口大罵河南人都是賣國賊。其實何止一個河南,其他地方這樣的事情也不新鮮。《劍橋中國史》還記載:“1943年在湖北,一位中國司令官抱怨說:‘鄉民……偷偷地穿越戰線,把豬、牛肉、大米和酒送給敵人。鄉民情願讓敵人統治,卻不想在自己政府下當自由民。’”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守衛洛陽的第四集團軍卻受到了民眾的大力支持,其總司令孫蔚如回憶說:“在陣地十八日之激戰中,輸送軍食、傷兵,皆人民自動為之。”原因很簡單,大災之中,這支軍隊曾在駐地汜水縣節省軍糧大力救災,在民間廣為傳頌。

  日軍攻克的湯恩伯部倉庫中,僅面粉便存有100萬袋,足夠20萬軍隊一年之用。為什麼不分出一些來賑災呢?早在自修德還在河南時,他便提出了這個疑問。一個官員告訴他:“如果人民死了,土地還會是中國的;但如果士兵餓死了,日本人就會占領這些土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