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郭小利:兩岸小學音樂教材“同中有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05 00:17:59


福建師範大學兩岸文化研究中心、音樂學院副教授郭小利
  中評社香港9月5日電(記者 黃博寧)福建師範大學兩岸文化研究中心、音樂學院副教授郭小利日前在第三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上比較了台灣與大陸的小學音樂教材。她認為,兩岸小學音樂教材宏觀上“同中有異”,微觀上“小同大異”,這是海峽兩岸常年音樂與教育學術交流的阻隔與不暢所致使,但也更證明了兩岸音樂與教育學術界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與緊迫性。

  宏觀:同中有異

  從宏觀上來說,兩岸教材的結構方式、課堂形式、教材內容的基本理念、編排原則基本相同。但如果深入比較,又可發現諸多不同之處:學科定位不同、結構方式中單元主題與表述不同、課堂形式不完全對等、教材內容選擇理念相同但曲目選擇差別極大。

  以兩岸小學音樂教材所選取的音樂素材為例,宏觀上,兩岸教材選擇來源可謂廣泛,也真正體現並落實了理解尊重音樂文化多樣性的思想,均選取了許多中國音樂,同時還採用了大量外國音樂,涉及各大洲的國家和地區,但是微觀上,同時出現於兩岸教材的中國曲目較少,同時出現於兩岸教材的曲目也不多,即使兩岸教材共同選取了某些外國曲目,翻譯差異較大,甚至於讀者難以想象是依據同一段原文翻譯而來,如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大陸版)與《驪歌》(台灣版)等。

  《友誼地久天長》(大陸版)

  往日朋友怎能相忘?心中能不懷想?當年情景,怎能向往?朋友的情誼長。千年萬載永遠不忘,朋友的情意長,舉杯痛飲,歡度時光,朋友的情意長。
    
  台灣版《驪歌》

  驪歌初動,離情轆轆,驚惜韶光匆促,勿忘所訓,謹遵所囑,從今知行彌篤;更願諸君,矢勤矢勇,指戈長白山麓,去矣男兒,切莫躊躇,矢志復興民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