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復旦教授:中國宏觀稅負和發達國家基本持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6 10:47:30


韋森。
  中評社香港4月6日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經濟思想與經濟史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制度經濟學和比較制度分析。著有《經濟學與哲學:制度分析的哲學基礎》、《經濟理論與市場秩序》、《經濟學如詩》、《思辨的經濟學》以及《市場、法治與民主》等。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上下兩卷,是寫給英皇的一個折子。一個國家採取什麼政策、體制使國家能富起來?斯密說,“除了和平、輕稅負和寬容的司法行政外,把一個最原始的國家發展為最大限度繁榮的國家,就不再需要別的什麼了。”再來看中國明代宰相邱浚的看法。丘浚在明英宗到孝宗四朝為官,官至文淵閣大學士(相當於宰相)主要著作為110萬字的《大學衍義補》(160卷)。他說,“古者藏富於民,民財既理,則人君之用度無不足者,是故善於富國者,必先理民之財,而為國理財者次之。”大意是說,老百姓富了、企業家富了,國家才能富了。

  今天向大家分享以下四點粗淺看法:一,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中國政府財政收入快速增長的事實。二,為什麼近20年中國政府的稅收和財政收入超高速增長?三,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及合宜的宏觀政策。四,在目前中國經濟的格局中,有沒有減稅的空間和可能?

  宏觀稅負和發達國家基本持平

  首先看事實,從1994年實行分稅制改革之後,中國財政收入的增速幾乎每年都是G DP增長的兩倍,G DP增1元,財政收入增2元。2010年全國財政收入8.32萬億元,全國13億人的人均納稅也超過了6392元了,比政府報告中所給出的2010年7億多農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還高。2013年全國政府純稅收收入已達11.05萬億元(全國財政收入為12.91萬億元),這意味著每個中國人的人均納稅已經超過8153元。如果把政府的4.1萬億“第二財政”和其他預算外收入也算進去,可以大致確定地說,現在每個中國人養政府的錢和政府花的錢,與每個中國人的實際可支配收入差不多。

  中央黨校周天勇推算的數字是,2013年的全國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為12 .9萬億僅僅是預算內收入,平均到每個人,大概9000多元。政府全口徑的政府收入都是老百姓的負擔,不能按照窄口徑算。需要在12.9萬億基礎上加上土地財政收入4.1萬億,社會保險收入2.7萬億,一共19.7萬億。平均到13.6億人口,就是1.44萬元。這是每個人承擔的真實負擔。此外,財政收入中,還有很多收費項目沒有進入預算,具體數字不清楚,估計有1萬億-2萬億元左右。全部口徑的政府收入大概21.7萬億左右,占GDP的比重達到38%,人均達到1.6萬元,遠遠高於“萬元宏觀稅負”。

  世界主要國家的稅收占G D P的比重發達國家的宏觀稅負大概是34、35左右,當然像瑞典、比利時等比較高,但他們的稅收高,國民的福利也高。現在中國的宏觀稅負已經和全世界發達國家基本持平了。

  1994年分稅制改革後政府財政收入與居民收入增長對比,這20年整個政府的財政收入翻了40多倍,而老百姓的收入這20多年只翻了七倍多。政府財政收入、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企業利潤,政府的財政收入那麼高,每年高於G D P2倍,導致初次分配中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就直接地往下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