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財政部官員:“人均萬元稅負”太少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8 09:19:12


  中評社香港2月18日電/日前,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了《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13/2014》。

  據《人民日報》報道,在發布會上,有學者稱目前我國已經邁入“人均萬元稅負階段”。一石激起千層浪,社會對此廣泛關注並展開熱烈探討,更有網友驚呼:“一口飯就有半口以上繳了稅。”

  人均萬元稅負,究竟是怎樣一個概念?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這樣的水平是高還是低?

  九成以上稅收來自企業

  “人均萬元稅負”的計算並不複雜。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公共財政收入達到12.9萬億,被我國13億人口一平均,便得出了“人均宏觀稅負接近萬元”這一結論。

  “人均萬元稅負,是不是說每個人一年平均要繳1萬元的稅?那真是太高了!”在北京朝陽區新光天地商業區,一位公司白領向記者表達了他的感受。上網翻看留言,不少網友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

  “按照上面的算法,將公共財政總收入平均到13億人身上,得出來的‘人均宏觀稅負’實際上跟‘人均財政收入’是一回事。同一個指標兩種叫法,但給人的感受卻大不相同。”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解釋說,當人們聽到“人均稅負接近萬元”,大多數人的反應肯定是負擔太重了;而聽到“人均財政收入萬元”時,則會感到我們的人均財力還是太少了。

  這份報告的數據顯示,九成以上的稅收來自企業繳納。劉尚希說,一般而言,在人均國民收入水平較低條件下,稅收主要來自於企業部門;隨著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來自於家庭部門的稅收會擴大,微觀稅負將會向家庭部門移動。從世界上看,高收入國家來自於家庭部門的稅收遠遠高於中低收入國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