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各地幾百套系統管理住房公積金 浪費驚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06 11:47:51


  中評社香港7月6日電/“每次上級主管部門調研,我們都提出住房公積金行業性分中心應撤未撤、自成一體、違規操作、難以監管。現在剩下的都是硬骨頭,很多都是有錢有權的壟斷性國有企業,我們提了好多年要推進機構改革到位,但一直沒有下文。”一位地方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說

  據新華網報道,記者近期在北京、上海、廣東、湖北、內蒙古、江蘇、廣西等地16個城市調研發現,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各自為政、低水平重複建設嚴重,一些地方機構改革不到位,暗藏隱患。存在機構冗雜、資源浪費、管理混亂等問題。

  尤其是,各地自行開發的公積金管理系統達數百套,但要想全國匯總一個數據都很難。重複建設,並網困難的背後,凸顯全國公積金管理缺乏頂層設計、協調規劃。

  機構歸並十年仍有例外

  據了解,最初全國建立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達2651個,一些縣級單位、企業、高校等事業單位也紛紛建立公積金管理機構,雖然在制度初期為擴大公積金的覆蓋面起到一定作用,但也造成了機構冗雜、資源浪費、管理混亂等問題。

  2002年國務院修改《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明確要求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其他設區的市(地、州、盟)應當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設立一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住房公積金的管理運作。縣(市)不設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在有條件的縣(市)設立分支機構,實行統一規章制度,進行統一核算。

  然而,目前全國仍有各級公積金管理機構606個,儘管數量大大減少,但執行改革十多年,機構歸並仍未到位,這其中,按規定可以設立的設區市公積金管理中心342個,其餘省直、區縣、行業分中心等未改革到位的機構仍有264個。

  調研採訪中,多位地方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表示,機構改革推進不到位,暗藏不少隱患。西部某能源大市的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直言:除了自己所在的名正言順的公積金管理中心,在同一個城市內,還有電力、煤炭、石油、鐵路幾個分中心,分中心名義上是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下屬單位,但人、財、物全部獨立運作,中心根本管不了,只有所謂的“業務指導”關係,“除非審計部門檢查,要不然分中心出什麼問題我們都不知道”。

  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分中心很難監管,業務流程不規範,導致問題頻發。近年來,頻頻引發社會詬病的公積金問題,不少都出在行業性分中心,例如2013年吉林煙草公司高管公積金每月繳納1.4萬元、蘭州石化超比例為職工繳存公積金等。

  不僅如此,記者採訪還了解到,當前部分行業和區縣分中心存在賬實不符,資金混用、挪用,甚至空賬運轉等問題。

  “每次上級主管部門調研,我們都提出住房公積金行業性分中心應撤未撤、自成一體、違規操作、難以監管,每次曝光出問題,都衝擊到社會的公平底線,產生廣泛爭議。但現在剩下的都是硬骨頭,很多都是有錢有權的壟斷性國有企業,我們提了好多年要推進機構改革到位,但一直沒有下文。”一位地方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