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高大全”設項背景下尷尬的賽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3 14:27:28  


 
  理念落後反襯基礎薄弱

  “我國水上運動和國外的差距,主要體現在訓練理念方面。我和韋迪交接時,他也強調了這個問題。但先進理念不是一個奧運周期就能普及的,歐洲水上強國在這方面都有上百年的積累了。”水上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王渡在帶隊出征倫敦奧運會之前曾與記者有過一次詳談,“歐洲小孩六七歲就開始接觸賽艇,對器材、對水的理解已經是自然反應了。他們國家隊層面的選材還要看運動員腿和腰的長度,我們到不了這個層次,咱們的賽艇運動員都是13歲到15歲開始轉項目練賽艇的。前兩年德國一個外教到我們隊裡來,看了我們所有的訓練數據,就說了一句話,‘沒有可能出成績’。”

  醫學專家和運動訓練學專家的研究結果是,人在14歲左右,神經傳導系統接近定型,在此之後再練皮划艇或者賽艇效果絕不會很好,“生理機能是沒法補的”。

  據德國教練介紹,德國隊賽艇運動員動作有標準,王渡說:“人家100個人動作都一樣,我們10個人動作全不一樣。”

  不僅僅是動作標準的問題,中國國內生產廠家的工藝水平無法為隊伍提供器材幫助,也是水上運動基礎薄弱的原因之一。“德國一條艇4個人,細看每個位置都不一樣,都是為運動員量身定做的,我們也請國外的專家來幫我們調艇,但做不到人家那麼細緻。”王渡說。

  文化水平決定能力差異

  “按照我們現在這種培養體制,可能賽艇和皮划艇還相對好辦一點,起碼能練到世界前8名的水平,但是帆船和帆板就相當困難了。”王渡感慨說,“歐洲人喜歡水上運動,因為這項運動意味著人、器材和自然的三者合一。在他們眼裡,這是一項非常有趣味性的運動。比如帆船帆板,運動員出發後馬上要根據風向選擇路線、選擇技術,體能和智慧要有一個非常複雜的綜合應用,腦子不好使、反應慢是絕對不行的。”

  在歐美運動專家看來,高水平水上運動員的知識層次包括流體力學、生物化學和生物力學,而中國運動員在這些方面的知識幾乎是空白,即便是教練員也只是根據經驗對隊員作出指導和調整,自身並不具備應有的理論基礎。

  “我們有些教練員甚至連艇上的部件都不知道有什麼作用,更看不懂科研人員提供的數據,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挑幾個隊員練幾年去打全運會。這和國外這項運動開展的軌迹完全相反。”王渡說,“比如女子四人雙槳這條艇,有氧訓練怎麼練,練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要求運動量,什麼時候又需要放鬆?我們都不是特別清楚,所以,要想推廣水上項目,只靠競技體育層面很難辦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