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高大全”設項背景下尷尬的賽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3 14:27:28  


 
  “精英模式”難救項目普及

  “當初我們體育界高層制定的目標,就是要參加所有奧運項目,要‘高大全’,不管項目是否適合在我們國家開展。”著名體育社會學家盧元鎮告訴記者,“我們需要奧運金牌,但不能為了奧運金牌忽視自身條件。沒有經濟條件和必要性的項目,要考慮先走群眾路線,而不是直接搞競技體育的精英模式。”

  仍以賽艇運動為例,清華和北大兩所國內著名高校多年前還搞過賽艇對抗賽,也算開始了普及工作,孰料近年來這項對抗賽踪影全無——並非學生不願意接觸賽艇比賽,但若連最簡單的訓練條件都不具備,各利益方還要糾纏其中,“倒不如直接砍掉省心省事”。

  “現在有人在做這方面的調查和研究,只不過暫時還不能給出特別翔實的證據。我自己還是傾向于相信這一點,就是競技體育對群眾體育發展的推動作用有限,很多時候不像我們宣傳的那麼有力度。”盧元鎮說,“對老百姓來說,似乎不存在今天看誰拿了奧運金牌,明天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就大大增加的情况。國內大型運動會對全民健身的刺激作用也不是很大,因果關係不是那麼明確,至少不如政府部門預期的那樣。所以,在現階段,我認為我們可以適當降低對競技體育的投入,將更多的精力和人力物力投入到全民健身中去。”

  “水上項目畢竟是舶來品,我們雖然有了4塊奧運金牌,但還是一個水上運動窮國,水上項目的推廣也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問題。”王渡說,“接下來,中心要做一些規範性的工作,比如根據每個項目的不同,參考國外專家的意見來制訂標準,建立一個從評價到監測再到反饋和修訂的訓練體系。但因為我們的基礎太薄弱,所以可能需要至少兩個奧運周期才能完成這些工作。” (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