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奧運冠軍現象思考:為何不親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3 09:51:37  


 
  反觀倫敦奧運會後NBA球星來華的繁榮景象依舊,則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明明是商業秀,仍有無數的中國粉絲心甘情願地歡迎、追捧、迷戀,甚至科比的“臭鞋”都遭到女粉絲的哄搶。都是商業活動和行為,但我們的水準和別人的水準可謂高下立判。NBA球星們首先推銷著籃球這項運動的魅力,更推銷著體育帶給每個人的運動和快樂,以這樣的方式幫助廠商獲得商業利益,更有效。縱觀我們的奧運冠軍項目中,也有項目在做職業聯賽,如乒超和羽超,但我們何時看到我們的明星做過親民性的市場推廣。

  思考:我們不想批判奧運冠軍所謂的“拜金主義”,我們希望這些吃得“苦中苦”的“人上人”掙得更多,希望商家能把這些稀缺資源利用得更充分更智慧,讓這些冠軍更加“深入人心”,不但商業上的收益會提升,也能推動該項運動的發展,那才是“共贏”,想必也沒人會去批判。

  現象3:冠軍不樂觀

  不應只滿足精英競技

  奧運金牌如何“反哺”大眾體育

  奧運後,眾多奧運冠軍都在忙活,似乎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關於中國體育前景的討論似乎並不樂觀。正如我國體育社會學專家盧元鎮所言,這種依靠精英競技、堆砌金牌數的玩法已經面臨玩不下去的窘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