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奧運冠軍現象思考:為何不親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3 09:51:37  


 
  1988年奧運會後,我國競技體育確定了奧運爭光戰略,這一戰略執行的結果一方面是中國競技體育在奧運會上金牌數大幅提升,一方面是競技體育發展越來越失衡,尤其是作為最具社會基礎和群眾影響力的三大球項目不斷淪落。本屆奧運會,在三大球項目上,我們只有男籃、女籃和女排獲得奧運參賽資格,而成績幾乎都跌至最低點。造成三大球整體塌方的深層原因,就是在我們確立了奧運戰略後,各地方體育部門為了完成奧運金牌任務,紛紛縮減甚至徹底砍掉了三大球項目,用一些當地難有群眾基礎卻見效快的小眾項目替代。倫敦奧運會期間,經常看到每當某地舉重、跳水選手衝擊金牌時,當地體育部門都要組織這名選手的師兄弟、父母、領導和一些媒體一起看電視見證奪金奇跡,第二天,報端的內容無非是些勵志的故事。但卻沒有想過,這些項目絕大多數老百姓根本無法親身參與。

  思考:如果繼續用小眾項目堆砌金牌,忽視與大眾體育相關的三大球和田徑等項目,如果奧運金牌不能“反哺”大眾體育,中國的競技體育最終將成無源之水。長此以往,體育凝聚共識、展示民族競爭實力的功能也將喪失。北京奧運會結束後,中國體育的轉型大業就已開啟,四年過去了,從百姓、輿論、商家對待奧運冠軍的態度和做法上來看,中國體育的轉型仍然緩慢而艱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