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文匯報:中國足球的制度性缺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9 12:38:51  


6月15日,中國隊球員於漢超(右)在比賽中突破。當日,在安徽合肥市合肥體育中心舉行的中國國家足球隊與泰國國家隊的比賽中,中國隊以1比5不敵泰國隊。
  中評社北京6月19日電/中泰一戰恥辱性失敗仍在繼續發酵,質疑國足管理團隊的不作為,批評沒有羞恥心的國腳用自虐方式“做掉”主帥卡馬喬,懷疑詭異慘敗背後的賭球黑手,以及此起彼伏要求卡馬喬“下課”的種種呼聲。中國足球再次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比賽當晚,沮喪的國腳們躲在房間裡寫檢討。這是上級的命令,但作為國家隊的上級管理部門,中國足協在第一時間卻“躲”了起來。比賽次日,有媒體撥打了幾位官員的電話,他們一律不接;有球迷向足協新聞辦咨詢,對方不做回應。

  聽聞,賽後裝聾作啞的足協其實在為本周的內部會議準備總結材料,對於主教練的工作評價以及國家隊的未來建設將是最受關注的議題。卡馬喬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外界的下課呼聲水漲船高,但除非當事人主動放棄帥位或者足協承擔巨額違約金,否則換帥計劃只是一廂情願的囈語。

  從如何評價主帥,到比賽是否存在“貓膩”,怎樣恒定球員的“非典型失常”,如何面對一場恥辱性的失敗,中國足球暴露的是一種制度性的缺失。

  當初為何聘請卡馬喬,現今如何評定他的執教成績,僅憑一場1比5的慘敗來打分,抑或通過20戰7勝2平11負來界定,還是更加細致全面的梳理?當初,西班牙人說自己為“改變中國足球”而來,怎麼改變,改變什麼,足協是否參與了計劃的制定與目標的管理?“沒有成績要求”的合同規定非但不能淡化足協選帥的功利色彩,反而暴露了偷懶的思維與敷衍的心態。

  無論選帥還是換帥,一位教練成敗得失,是否適合中國足球,中國足球需要建立一套客觀科學的制度性評價體系,需要一個獨立的、專業的權威機構,既不能因為足協領導的更替而推諉扯皮,也不能由於一場比賽的勝負輸贏而輕易動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