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缺乏科學鍛煉素養比場地稀缺更糟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22 13:23:12


  中評社北京10月22日電/最近,大學生體能測試陸續在各大高校進行。作為山西某高校的一名大二學生,體測前小王就一直在抱怨,下午兩點體測開始,在測完身高、體重和肺活量後,他跟大多數同學一樣,直接來到了50米跑的起點,“我也不知道短跑前應該熱身,老師也沒說,就直接跑了”,結果在終點處,小王“腿一軟”差點摔倒。緊接著又進行了1000米跑測試,還是沒有熱身,在堅持跑完後,小王出現腿軟和頭暈等不適症狀。

  小王對於“熱身”的忽視,在不少參加體測的學生中十分普遍。據記者了解,這樣“直接上場”的情況,在學生日常的運動中已成常態,而穿著休閑鞋跑步、打球的學生同樣隨處可見。武漢輕工大學大二學生楚天奇,從小就喜歡打籃球,但不太注意熱身,沒有力量訓練,也不注意保護身體,導致現在“雙腳腳踝和膝蓋都有傷”,在同記者的交流中,他感嘆:“現在一直在做恢復治療。”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按照老師的叮囑在1000米跑前進行熱身,因為他覺得“沒必要”。

  “沒必要”隱射的正是中國青少年科學鍛煉意識薄弱的“硬傷”。對此,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青少年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郭建軍表示:“應當反思學生在體育課到底學了什麼?”在郭建軍看來,以楚天奇為例,膝關節的健康離不開膝關節周圍的力量練習、拉伸練習和平衡練習,“老師只教會學生運動技能,卻沒教會防傷的意識和方法,這就是問題,通常防傷應當是傳授運動知識最關鍵的部分。”

  當前,體育課通常遵循“強勢思維”,“最好的體育課也只教會學生幾項運動技能,卻沒能為青少年培養科學鍛煉的素養”,而這種素養的缺失並不局限於青少年,更是國人普遍缺少“體育教育”的結果,“體育老師只懂運動技能,不懂健康教育,所以就不可能教給孩子,而家長更缺乏對體育的正確認識。”郭建軍認為,國人長期缺乏“體育教育”的結果就是,“大家只知道鍛煉有好處,但概念模糊,對於不鍛煉的壞處和怎樣鍛煉就更沒概念了。” 

  在逐漸明確體育課到底應該具備什麼功能之後,培訓體育教師就顯得十分迫切,但郭建軍認為,更關鍵的是要提高青少年體育相關人群的科學鍛煉素養,包括家長、校長以及除體育教師外的其他任課老師,“這些更是影響青少年形成科學體育意識的關鍵群體,尤其是家長”。實際上,通常3~12歲是人們掌握基本體育動作技能的主要階段,而這些跑跳投及游泳等基本技能正是青少年享受快樂體育的基礎,“否則,很多孩子都沒有享受快樂體育的資格。”郭建軍說。

  郭建軍從家長處聽到最多的就是“做完作業再鍛煉”的“錯誤引導”,他認為,這種觀念正反映出體育在家長心目中可有可無的地位,“就像過馬路要看紅綠燈一樣,知道鍛煉的必要性和如何正確鍛煉,同樣是一種基本的意識”,甚至“科學鍛煉素養是第一要求”,場地及體育設施等問題還在其次。假期中很多體育館的空置也反映出,“沒有正確的體育意識,條件再好,大家也不認為和自己有關係”。 (來源:《中國青年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