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破風者沈金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06 10:54:25


 
  “當時的情況,他可以說走就走。”對黃金寶的“豪言”,沈金康有些猶豫,“拿冠軍必須要最好的體力和爆發力,對心血管系統有很高要求,他很快22歲,必須在兩年內調整完畢,這就要求他每次訓練要騎一兩百公里,加起來幾乎每年繞地球一圈,他怎能完成4年15萬公里?”結果,黃金寶成了不少香港人熟知“刮八號風球還在獨自訓練”的榜樣,1998年,也因他的堅持,他拿到了“注定了香港單車能朝著現在的方向發展”的亞運會金牌。

  “這讓大家重新認識香港的年輕人,認識香港單車運動發展不是靠偶然因素,而是經過努力就可以達到目的。”沈金康感受到這枚金牌對香港社會的重量。這一年,一直靠愛好者和委員資助“騎百家車、吃百家飯”的黃金寶有了第一輛協會購買的自行車,而前來報名的年輕人“最多時有800多人。”黃金寶此後在亞洲的各大環賽上所向披靡,成就了沈金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遐想。

  廣東全運會拿到冠軍後,黃金寶提著15萬港幣放到沈金康辦公桌上,“他從銀行存款裡取出來,打算把獎金分給其他5名上場的隊員。”所得獎金上場者皆有份,這已經成為香港隊員間的一個“慣例”。更難得的是,“盡可能讓不同隊員都有獎拿,我們可以放棄一枚金牌,也要讓更多年輕選手去拿到一枚銅牌,這樣願意練自行車的人才會更多更持續。”這種“策略”讓香港隊把奪牌當作家常便飯,可沈金康卻說不出具體的數量,“我並不喜歡算獎牌。”他像一名破風手一樣,更喜歡和風較量,為衝刺手保駕護航,這場關於凝聚力的陣風過後,沈金康發現,當他再告訴隊員“你要為香港爭光”時,不會有人再回答“為什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