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民進黨上台後的兩岸經濟關係走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8 00:37:59


台灣青年創業者將在兩岸經濟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評社╱題:民進黨上台後的兩岸經濟關係走向;作者:朱磊(天津),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教授;《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7月號(總第223期)

  中國大陸是台灣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兩岸經濟關係好壞對台灣經濟表現有直接且關鍵的影響。兩岸經濟關係走向與兩岸政治關係密切相關。民進黨執政的未來四年,由於兩岸政治關係趨於冷淡、緊張甚至對立,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進程受阻,兩岸經濟合作恐將再現官方協商停擺、民間互動為主的單輪驅動狀態。台灣經濟發展與轉型將雪上加霜,低增長率會成為台灣經濟未來的“新常態”。

  在單輪驅動狀態下,大陸應繼續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有別於以吸引台商為主的“第一次兩岸經濟合作”,大陸可以發起以協助台灣技術人員和青年來大陸就業為特征的“第二次兩岸經濟合作”新高潮,打造“兩岸經濟合作增強版”。過去30年兩岸經濟合作大陸以吸引台商為主,兩岸經貿紅利更多惠及台灣大財團和企業主;未來大陸以協助台灣技術人員和青年來大陸就業為主,讓島內中產階級和基層民衆在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兩岸經濟合作中普遍受益。這一轉變是由兩岸經濟發展階段變化決定的。

  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進程受阻

  由於蔡英文當局沒有明確承認“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破壞了兩岸兩會商談的政治基礎,兩岸兩會無法繼續協商,必然會影響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建設的進程。在兩岸經濟關係逐步實現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的過程中,兩岸已經先後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及《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和《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還有一些後續性協議沒有完成,包括《海峽兩岸貨物貿易協議》、《海峽兩岸爭端解決協議》。沒有完成簽署和雖已簽署但未生效的各項協議原本將對兩岸經濟關係發展及台灣經濟增長有重要的正面影響,由於兩岸兩會商談的中止和多項協議的停擺,兩岸經濟特別是台灣經濟將受到落後於其它區域經濟合作進程的負面沖擊。

  以經過第12輪談判、完成大部分條文協商但尚未完成簽署的兩岸貨貿協議為例,簽署生效後台灣將有6700多項出口大陸產品由目前平均高達8.9%的關稅稅率降為零關稅,並且享有通關便捷的優惠,對於提升台灣出口大陸產品的競爭力將有極大的幫助。現在這些產品在大陸市場面對東南亞國家與韓國產品的激烈競爭,處境非常不利。大陸與東盟的FTA早已生效,去年雙方完成了FTA的升級協定書,現有的中國——東盟自貿區零關稅已經覆蓋了雙方90%-95%稅目的產品,其余少量產品僅征收平均0.1%的關稅,所有產品並享有通關便捷化措施。中韓FTA自去年底正式生效後,韓國在中國大陸的進口市場佔有率迅速上升到11.3%,創造了新的曆史紀錄。受惠於中韓FTA,奶粉、乾果類、巧克力、皮革制品等部分消費品今年前2月的出口同比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工業用玻璃產品、平板軋鋼制品、激光除毛機、鍛造機等產品則實現了100%以上的增長。台灣產品在其最大的出口市場上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新上台的民進黨當局采取的對策則是“告別以往過於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通俗的理解就是要求台商不要繼續在大陸市場競爭了,去其它市場吧。問題是,如果在大陸市場缺乏競爭力,在其它市場台灣產品的競爭力從何而來呢?

  蔡英文當局開出的經濟藥方有兩大主軸:“多元”和“創新”。“多元”就是要分散市場,降低對大陸的市場依賴,“積極參與多邊及雙邊經濟合作及自由貿易談判,包括TPP、RCEP等,並且,推動新南向政策,提升對外經濟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別以往過於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創新”就是要“優先推動五大創新研發計劃,藉著這些產業來重新塑造台灣的全球競爭力。”可是國台辦新聞發言人的回答也很明確:“至於台灣方面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問題,如果一個中國原則不能得到維護,政治互信不復存在,勢必對之帶來不利影響。如果企圖在國際上進行'台獨'分裂活動,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這條路根本行不通。”說穿了,台灣甩開大陸去拓展國際經濟空間只是一廂情願的不現實想法,台灣的經濟規模擺在那裏,沒有大陸的國際地位和市場籌碼為台灣背書,台灣很難找到哪個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或經濟體進行“多邊及雙邊經濟合作”的突破。當然,提升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並非只有降低關稅壁壘的辦法,企業可以通過不斷加強研發創新實現轉型升級。不過,放棄利用大陸的市場、資金和人才同樣不利於島內企業的研發創新和轉型升級,並且告別大陸市場意味著失去兩岸經貿為台灣提供的每年數百億美元的巨額貿易順差和大量投資及就業機會。

  台灣經濟近年來始終增長乏力轉型不順,如果從需求層面分析,主要是出口、投資、消費疲弱導致的經濟增長動能不足。這三個方面關係密切:在區域經濟合作風起雲湧的時代潮流下,台灣沒有參與其中,導致產品在關稅等方面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加之整體國際經濟景氣欠佳,對經濟起主要拉動作用的出口增長停滯甚至衰退,台商為擺脫這種不利的競爭條件被迫轉移投資,島內投資因而不足,進而造成島內失業人口上升、未失業人口薪資停滯,島內消費因而漸弱,於是三駕馬車都喪失了動力。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突破口就是加速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通過與大陸市場連接拓展全球市場,全面提升台灣產品競爭力,擴大出口,吸引台灣民間投資,提升島內民間消費,增強經濟發展動能。這條本可以改變台灣經濟命運的轉型之路大概被新一屆執政當局打斷了,相當可惜。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島內企業為謀求生存發展將會爭先恐後地離開台灣,低經濟增長會成為台灣未來的“新常態”。

  打造“兩岸經濟合作增強版”

  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有兩個輪子:一個輪子是要加強兩岸經貿合作的制度化建設,比如說像ECFA後續協商。這個輪子基本上因兩岸兩會協商的政治基礎被破壞而停轉了,就只剩下另一個輪子:單方面實施開放,擴大對民間經濟往來的鼓勵政策,兩岸在沒有公權力互動的情況下繼續進行經濟合作。大陸方面態度已經明確:即使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進程受阻,大陸仍會繼續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通過各種新的渠道和模式繼續推進兩岸經濟融合。今年2月國台辦和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合作協議》推動兩岸金融交流合作就是很好地例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