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40年農業改革成就顯著,也面臨新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8-09-06 10:21:25


穀雨時節,中國農民在進行機械插秧作業。(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
  中評社香港9月6日電/過去40年的發展和改革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農業和農村地區。在此期間,實際農業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4.5%左右。中國人口占世界的約20%,但淡水資源只占世界的6%,耕地只占8%,2015年它滿足了自身95%的糧食需求。

  據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9月5日報道,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的農業急劇多樣化。農業經濟現在高度商業化,數以千萬計的農場生產高價值商品。在曾經很少有非農就業的地方,現在大部分農村家庭收入都是非農收入。農業的增長和非農就業的上升大大減輕了農村的貧困狀況。中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5億減少到2007年的不到1500萬。如今,中國政府的目標是到2020年消除農村貧困。

  這種增長是機構改革、技術革新、市場改革和農業投資共同作用的結果。當然,隨著中國整體經濟和社會的變化,農業部門開始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

  糧食產量在犧牲環境的情況下得到了提高:研究表明,地下水對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巨大挑戰。

  工資上漲提高了糧食生產成本,并降低了中國在全球市場的農業競爭力,而與此同時人們對國家糧食安全的擔憂很高。盡管農村收入穩定增長,但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仍然很大。

  為了應對人們對農業收入和糧食安全日益增長的擔憂,中國自2004年以來采取了幾項重大政策措施。最初的政策包括取消農業稅費和出台直接補貼方案,其中最早的是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購置補貼。在2006年化肥和其他農業物資價格上漲後,中國的決策者們擴大了直接補貼計劃。

  除了利用補貼,中國的農業官員還在價格上給予支持。最重要的措施是2004年對稻穀和2006年對小麥實施最低收購價格政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