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風浪之下如何應變?經貿摩擦下的浙企變身記
http://www.CRNTT.com   2019-07-03 09:52:26


海曙外貿企業君禾泵業客戶洽談現場。
 
  路春華並不願意離開。在國內,完整的產業鏈、高素質的勞動力能帶來最優化的綜合成本。可他的市場幾乎都在美國,加征關稅前,手裡三四億元的項目訂單已經完成試樣,就等著批量生產,眼看著關稅從10%漲到了25%,不願意全額承擔關稅的客戶催著他到海外設廠,否則到手的訂單就可能不保。

  和路春華的經歷一樣,在這一輪海外設廠熱中,外貿企業最先受到的是來自美國客戶的壓力。“就不能放棄美國市場另覓他處嗎?”或許有人會這樣問。且不論美國市場規模大,多年來,浙江外貿企業經歷過與美國、歐盟、印度等各大出口市場之間的歷次貿易摩擦,一番番鬥智鬥勇後他們明白,“躲進小樓成一統”不是辦法。不到萬不得已,他們絕不輕易放棄已有市場,隨需求而變,隨形勢而變,是他們的選擇。

  除了到海外設廠就沒有其他變通之道了嗎?“其實我們的客戶試過找其他供應商,把國內生產的產品運到越南再轉口到美國,可是美國海關查得緊,沒有原產地證,貨被遣返了,那家企業上了黑名單。這下我們都不敢再走轉口貿易這條路了。”方慶華是安吉知名地板企業的董事長,產品被加征25%關稅以後,他幾乎每周飛一趟越南。“我們的產品70%是出口美國的。”方慶華分析過,由於客戶一時間找不到成熟的替代產能,半年之內訂單不會受影響,可如果自己不“走出去”,半年之後,東南亞的工廠、甚至是國內同行在海外設的工廠把產能做大了呢?他知道,客戶一旦丟了很難再找回來,“走出去”是必然要考慮的選項。

  不得不承認,無論是基於客戶要求,還是因為自身議價能力弱,抑或是圖謀未來布局,中美貿易摩擦倒逼之下,浙企紛紛開始進行深度思考和籌謀。

  在日資企業集聚的平湖,記者見識到了日本企業的全球化籌謀。日本電產芝浦(浙江)有限公司落地平湖10餘年,一位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後,芝浦公司第一時間謀劃轉移產能,從8月開始,公司的對美出口產能將由泰國工廠承接。

  “日本電產在全球有300多家公司,可以根據各地政策變動、匯率變化以及其他波動,進行全球產能調配。”該負責人回憶,幾年前泰國遭受水災,公司在當地的兩個工廠全部被淹,產品依然如期交貨,靠的就是全球其他工廠的產能調配。正是早年的全球化布局讓日本電產在複雜的外部環境中處變不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