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青田:“豬館”改行開農場 致富不忘生態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05 11:55:37


  中評社北京7月5日電/因為一場火災,青田縣仁宮鄉朱山村的張李勇16歲便成了殘疾人。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人生,而是自強不息、樂觀面對生活,並且還自主創業成為了一名“豬倌”。去年,他為了支持家鄉的美化家園大行動,從“豬倌”轉行經營農場,開始發展起了獼猴桃、葡萄等綠色經濟,做得有聲有色。

  張李勇出生於仁宮鄉朱山村,小學畢業之後,他就走上社會,開始了打工生涯。不幸的是,16歲那年,工廠裡一場突發的火災事故,燒傷了他的手臂,造成四級殘疾,至今手臂無力,不能提拿重物。

  雖然人生經歷磨難,但是張李勇並沒有氣餒。為了挑起養家的重擔,才20歲出頭的他就開始在村裡做起了“豬倌”。因為年紀輕輕就從事養豬行業,起先村裡很多人並不看好他,一方面是因為他身患殘疾,另一方面認為年輕人在農村養豬沒出息。此外,大家也不相信他有技術,能把豬養好。

  雖然如此,但張李勇並沒有改變養豬的想法。之後,他從剛開始幾頭小豬仔養起,慢慢養到幾十頭、幾百頭,最多的時候他甚至養了1000多頭豬。然而,他的養豬事業並不是一帆風順。剛開始時,他也曾因為沒有經驗,養死了一些小豬仔。隨著養豬經驗的累積,他的養豬事業也越來越順,每年至少有十幾萬元的利潤。

  這幾年,隨著美化家園大行動的推進,張李勇的養豬棚被通知拆除。由於張李勇對養豬廠傾注了很多心血,剛開始他對此也不是特別理解。隨著鄉、村幹部的一次次上門、一次次勸說,他雖然心疼,但也最終同意拆除養豬棚。

  “結束養豬生涯,或許也是一個新的開始。”養豬棚拆除之後,張李勇一直琢磨著今後的出路,當看到村裡的薇曉開心家庭農場做得有聲有色,頓時讓他有了從“豬倌”轉行經營農場的想法。張李勇說,養豬行業確實或多或少會帶來一定的環境問題,而經營農場既綠色環保,又響應了政府號召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而且近幾年綠色食品也備受廣大市民關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