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袁家軍:政府工作報告
http://www.CRNTT.com   2018-02-05 16:49:20


 
  加大新經濟培育力度。加強科技創新,在人工智能、柔性電子、量子通信、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清潔能源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切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八大萬億產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6000家,“品字標”企業達到500家。加快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啟動新興金融中心建設,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實施投資新政,全面推進省市縣長項目工程,力爭有一大批100億、50億、20億產業大項目好項目落地開工。

  加大傳統產業改造力度。新增500個“浙江製造”標準,啟動100個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加快推進“互聯網+”“標準化+”“機器人+”技術改造。實施小微企業質效提升和商品交易市場轉型提升專項行動,新增200個小微企業園區。加大紹興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試點力度。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全面整治畝均稅收1萬元以下的低小散企業,處置200家“僵屍企業”,淘汰1000家企業落後產能,整治10000家臟亂差小作坊小企業。加大實體經濟降成本力度,進一步削減涉企涉民辦事費用,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用水、物流、融資成本,力爭全年為企業減輕負擔1500億元。

  (四)啟動實施一批重大戰略舉措

  推進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制定出台加快之江實驗室建設政策意見,積極推進之江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謀劃建設若干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重大科學裝置。支持浙江大學等加快“雙一流”建設,高水平建設西湖大學,實施重點高校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全面實施人才新政,積極打造“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雲”十聯動創業創新生態系統,力爭引進100個“國千”“省千”創業創新團隊。

  抓好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開局。高水平編制“多規合一”大灣區規劃,開工建設杭州西站,加快規劃寧波西站,啟動杭紹甬智慧高速公路規劃建設,推動杭州寧波一體化發展和重大生產力優化布局。抓好大花園建設,開展人人成園丁、處處成花園行動,積極打造浙東唐詩之路和錢塘江唐詩之路,加快建設錢江源、天目山、四明山等浙江名山“十大公園”,著力打造現代化通景交通體系。高水平構築大通道,繼續抓好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嘉興科技城建設,聯動推進世界級港口集群打造、義新歐班列常態化市場化運行和金甬鐵路建設,加快甬台溫高速公路複線和沿海產業平台建設,啟動浙西南景區化高速公路規劃建設。編制杭州、寧波、溫州、金義四大都市區建設規劃,發揮四大都市區在統籌城鄉、統籌區域發展中的戰略平台作用。

  高起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兩區”建設,建好一批糧食高產示範區,新增一批省級現代農業園區,規劃建設一批美麗田園,打造一批電商鎮、電商村,培育一批優質農產品品牌。啟動實施百鄉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程。加快建設“四好農村路”,新建和改造提升農村公路6000公里,建設服務站、港灣式停靠站3000個。加強農村環境整治,梯次推進鄉村山水林田路房整體改善,新增2000個以上A級景區村莊。統籌推進農村文化建設和鄉村治理,打造2000個“三治”結合的善治示範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消除1000個集體經濟薄弱村。

  全面實施生態文明新政。完善河長制,實施湖長制,探索灣(灘)長制。完善四種主要污染物及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省對縣(市、區)財政收費制度,每噸提高至4000元。完善生態功能區縣市環境年金制度,穩步提高獎勵幅度。探索建立省內流域生態獎優懲劣的保護補償機制,啟動實施以單位能耗為基礎的用能權交易制度和獎懲政策。大力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工業畝均稅收低於全省平均水平的,適當減少新增工業用地指標。啟動生態文明示範創建行動,支持湖州、衢州、麗水等市打造踐行“兩山”理念示範區。

  扎實推進軍民融合發展。以人才、產業、技術、教育、基礎設施等領域為重點,建設一批省級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和特色軍民融合產業基地,爭取布局一批重大軍民融合項目。進一步加強國防教育,完善國防動員體系。

  (五)著力增強文化軟實力

  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十百千”工程建設。建成浙江自然博物園核心館區、浙江小百花藝術中心等重大文化設施。加快建設農村文化禮堂,不斷提高運行管理水平。推進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大力推進良渚古城遺址申遺工作,積極參與“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加快大運河(浙江)文化帶規劃建設。精心組織文藝精品創作,打造更多文化精品。

  推進文化產業提質增效。實施文化產業發展“八大計劃”。做大做強文化市場主體,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文化龍頭企業,組建省文化產業投資集團。加快影視演藝、數字內容、文化創意設計、動漫等新興文化業態發展,大力發展絲綢、茶葉、青瓷等歷史經典產業。加快建設之江文化中心,積極打造之江文化產業帶,建設一批文化產業基地和特色文化產業集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