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統“獨”對抗新階段與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形勢及任務
http://www.CRNTT.com   2019-12-15 00:08:51


 
  1.蔡以“維護台灣安全”、“防止大陸滲透”為由,以大搞“綠色恐怖”為手段,力圖遏阻兩岸文化交流,全力封堵大陸文化因素進入台灣。這是當前和未來時期,以強化一個中國認同為目標,深化兩岸文化交流面臨的最直接的重大挑戰。

  兩岸人員往來,是兩岸文化交流的基礎。沒有廣泛蓬勃的兩岸人員往來,就不可能有興旺的兩岸文化交流。1988年以後,兩岸之間長達近四十年的隔絕被打破,兩岸人員往來迅速發展,已達到十分龐大的規模。據統計,1988年至2018年,兩岸人員往來總人數達1億人次以上,約為台灣總人口的近五倍;2010年以後的兩岸人員往來,每年都超過五百萬人次,約為台灣人口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正是在這一基礎上,形成了興旺的兩岸文化交流。兩岸人員往來與兩岸文化交流聯繫密切、相互促進,是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進程中一個突出亮點。對此,台灣的“台獨”勢力頭面人士十分畏懼,一直力圖阻撓、限制,特別是限制大陸人員赴台。李、陳執政的二十年(1988—2008年),兩岸人員往來明顯的單向性,即大陸赴台人次大為小於台登陸人次,清楚表現了這一點。

  2016年5月,蔡在台灣執政後,限制兩岸人員往來立即成為其兩岸政策重點之一。三年半中,蔡限制兩岸人員往來的一系列作為,表現與李、陳很不相同的特點:蔡明確提出限制的目的是,“維護台灣安全”、“防止大陸的滲透”,這明顯是藉口,但曲折地反映了,蔡對於大陸各方面影響,通過兩岸人員外來進入台灣,並產生效應的憂慮和恐懼;充分利用執政優勢,特別是在民意代表機構的多數地位,通過修法、立法,建立限制和懲罰兩岸人員往來的機制,不僅現在可更順利地阻撓、限制兩岸人員往來,而且即便失去執政地位和多數地位,也可繼續堅持阻撓行徑;不僅進一步阻撓、限制大陸人員赴台,而且明顯擴大對台灣人員登陸的阻撓、限制,特別是強化對於兩岸文化交流性質來往的限制、懲罰。這些特點顯示,蔡對兩岸人員往來的阻撓、限制更嚴厲、更細密,因而後果更嚴重、更惡劣。

  蔡對兩岸人員往來的阻撓、限制的惡果已經開始表現。而且可以預料,在當前和未來時期的統“獨”對抗新階段中,即便蔡不再執政,其制定的阻撓、限制兩岸人員往來的法律、法規的運用,雖然將會受到一定程度制約,但他們的惡劣影響將長期存在,而難以真正消除。這將是以強化兩岸一個中國認同為目標,深化兩岸文化交流,面臨的最嚴重的重大挑戰。在兩岸人員往來受到重大干擾、阻撓和限制的形勢下,堅持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必須積極創新、不斷突破;必須有新思路、新戰略、新政策、新策略。

  2.受“兩國論”推出二十年的影響,尤其是蔡執政以來,大肆鼓吹、推行“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台獨”理念,已導致台灣社會對一個中國的認同持續下滑。這是當前和未來時期,以強化一個中國認同為目標,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理念的深層次最重大挑戰

  兩岸的一個中國認同問題,即認同或者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是1949年以來中國統一進程中,特殊重要而又敏感的問題。這一問題直接決定了中國統一進程的性質和路徑。

  1999年7月,李登輝公開拋出了蔡精心炮製的“兩國論”,其核心內涵是,“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迄今的二十年中,特別是2016年5月以來蔡執政三年半,“兩國論”及其核心內涵“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在台灣影響惡劣,流毒甚廣。更嚴重、影響更深遠的惡果是,2000年以來的近二十年中,台灣社會對於一個中國原則的認同持續下滑,已達十分嚴重的程度。而“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台獨”理念,正在成為“政治正確”的台灣社會共識。綜合台灣多家機構和媒體的相關民調數據*:上一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台灣民眾有近八成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而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不到兩成;到本世紀第一個十年,這兩個數字分別變為不到四成(包括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和近六成;到蔡執政後,這兩個數字進一步變為,不到三成和七成多。須特別注意的是,台灣20歲到39歲的青年人群中,這兩個數字更為突出。例如,蔡執政後,分別為不到二成和八成多。因此,蔡早在2014年9月就在接受外媒採訪時稱,台灣青年是“天然獨”。同時如前述,蔡在當前正展開的,2020年1月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競選中,以“保衛台灣主權”為主軸,大肆宣稱所謂“芒果乾”(“亡國感”),以“台灣主權”和“台灣安全”捍衛者自居,爭取實現連任。此外,進入本世紀以來,即使在馬英九執政的八年中,國民黨在以“一中各表”為前提承認九二共識的同時,實際上逐漸接受、認同“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理念。這些清楚表明,“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正在成為台灣社會“政治正確”的共識,而一個中國認同隨之不斷淡化,甚至開始出現逐漸消失的危機。

  “兩國論”及其核心理念“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的形成和發展,特別是它們正在成為台灣社會“政治正確”的共識的事實,是台灣社會政治轉型中的一股逆流,是在美日外部勢力插手干預、扶植下形成的怪胎。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的兩岸統“獨”對抗中,最直接、最明顯的對抗,是兩岸關係各領域中具體政策的對抗。而“兩國論”及其核心理念與一個中國原則的對抗,則是涵蓋所有領域最根本、最深刻的統“獨”理念對抗。1949年至上世紀90年代初的四十多年中,兩岸之間一直存在關於一個中國的最基本共識,所以儘管台灣島內50年代即已出現“台獨”活動,而且當年兩岸對抗激烈,但並沒有出現明顯的統“獨”理念對抗。祇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以後,隨台灣島內“台獨”勢力坐大、“台獨”頭面人士執政,兩岸之間統“獨”對抗持續激化,“兩國論”及其核心理念出籠並且在台灣社會的影響嚴重擴大,兩岸的統“獨”對抗,包括統“獨”理念對抗,迅速明朗化。特別是在當前和未來時期兩岸統“獨”對抗的新階段,這一統“獨”理念的對抗更突出、更重要,對於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一個中國原則與“兩國論”及其核心理念的對抗,是兩岸統“獨”對抗新階段的關鍵。一個中國原則戰勝“兩國論”及其核心理念,則將順利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反之則中國統一將被長久拖延。以強化兩岸一個中國認同為目標,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將是保證一個中國原則戰勝“兩國論”及其核心理念的最有力、最有效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執行這一措施面臨重大挑戰。最直接的挑戰是,“兩國論”拋出二十年來,其核心理念“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正在成為台灣社會“政治正確”的共識,特別是在台灣青年人中影響更深刻。對於改變這一狀況,促成一個中國認同取代台灣社會的這一共識,困難程度之大須有充分估計。此外,1988年以來,大陸推進兩岸文化交流的思路、方式,並不適應強化兩岸一個中國認同為目標,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需要,必須創新。這都是必須面對的重大挑戰。

  3.當前和未來時期,在兩岸對抗新階段,統“獨”對抗複雜、深刻,祖國實現完全統一的進程加快推進,兩岸文化交流面臨前所未有的重任和壓力。必須總結經驗、積極創新,不斷深化、提升。這是兩岸文化交流面臨的最根本、最重大挑戰。

  1988年兩岸打破四十年隔絕,逐漸開展全面交流以來,兩岸文化交流一直是其中重要而且活躍的組成部分。在1988年以後的近三十年中,兩岸文化交流發展迅速、成果豐碩。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通過廣泛、多樣的文化交流,已經有效化解、消除了1949年以後四十年激烈對抗形成的兩岸的嚴重隔絕、畏懼和不信任,為兩岸各領域的合作,乃至融合,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但是如前所述,兩岸統“獨”對抗進入新階段,兩岸文化交流面臨重大、嚴峻挑戰;同時中國統一進程進入加速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新時期,兩岸文化交流承擔前所未有的重任和壓力。所以,兩岸文化交流必須深化、提升。這是兩岸文化交流面臨的最根本、最重大挑戰。

  筆者曾經總結1988年之後近三十年兩岸文化交流的主要特點是:自發性、多樣性和廣泛性。這三個特點表現的那些近三十年兩岸文化交流的思路和方式,適合當時規定的兩岸文化交流的目標和兩岸關係的實際狀況。所以,近三十年中,兩岸文化交流發展迅速、成果豐碩。但當前和未來時期,面對兩岸統“獨”對抗新階段的重大挑戰,以及加快推進祖國完全統一進程的重任和壓力,以前近三十年的兩岸文化交流的思路和方式,明顯難以適應。也可以認為,實際上面對新形勢,兩岸文化交流的發展遇到明顯瓶頸。祇有深刻總結經驗、清醒認識新形勢下的挑戰、重任和壓力,積極創新、不斷突破,才能深化、提升兩岸文化交流。圓滿完成強化兩岸一個中國認同,不僅有效防“獨”、遏“獨”,順利推進實現祖國統一,而且為完全統一後祖國的長治久安、繁榮穩定奠定堅實基礎。

  實際上,在兩岸統“獨”對抗新階段,大陸對台工作的各領域都面臨複雜的新挑戰,都必須總結經驗、積極創新,不斷突破。但如前述,兩岸文化交流面臨的挑戰的複雜性、深刻性更為突出。所以在當前和未來時期,兩岸文化交流,明確以強化兩岸一個中國認同為目標,深化兩岸文化交流更為迫切,而總結經驗、積極創新、不斷突破,對之更為重要,甚至是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

  三、幾點討論

  1.在當前和未來時期的兩岸統“獨”對抗新階段,以強化兩岸一個中國認同,作為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目標

  當前和未來時期的兩岸統“獨”對抗新階段的基本特點是,對抗複雜、深刻,主要是統“獨”理念的對抗突出,“兩國論”及其核心理念“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與統一理念—一個中國原則的對抗,成為統“獨”對抗的焦點。統“獨”理念對抗的實質,就是以一個中國原則取代“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而成為台灣社會新的“政治正確”共識,顯然,這就意味必須強化兩岸的一個中國認同,而主要途徑就祇能是深化兩岸文化交流。

  強化兩岸的一個中國認同,實際上就是形成和鞏固台灣社會對於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共識。這一共識的形成和鞏固,首先將在當前和未來時期的統“獨”對抗新階段中,保證有效防“獨”、遏“獨”,順利推進實現中國完全統一的進程;同時,還將為祖國完全統一後的長治久安、繁榮穩定,提供可靠保證。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性、必要性不言而喻。

  2.總結經驗、積極創新、不斷突破,是貫徹以強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認同為目標,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關鍵

  與1988年到2016年近三十年間的兩岸文化交流比較,當前和未來時期的兩岸統“獨”對抗新階段的兩岸文化交流,面對的形勢更複雜、挑戰更嚴峻,承受的壓力更沉重、任務更艱巨。顯然,原有的工作思路、指導原則,以及回應的戰略、政策和策略都必須有重大改變、調整,才能適應上述變化,從而可以通過兩岸文化交流,在新階段的兩岸統“獨”理念對抗中,有效防“獨”、遏“獨”,順利推進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進程。

  總結經驗、積極創新、不斷突破,是重大改變、調整的主要內涵,是貫徹以強化兩岸一個中國認同為目標,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關鍵。同時,這些正是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內涵。實際上,這些也是大陸各領域、各層次對台工作在當前和未來時期的統“獨”對抗新階段,必須面對、必須完成的。須清醒認識到,在1988年以來的近三十年中,大陸對台工作成果豐碩,也有十分豐富的經驗,但面對當前和未來時期的統“獨”對抗新階段的新形勢,以及加快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新時期的重任和壓力,做出重大改變和調整十分關鍵、十分必須。

  3.在當前和未來時期的兩岸統“獨”對抗新階段,以強化兩岸的一個中國認同為目標,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前景

  以強化兩岸的一個中國認同為目標,深化兩岸文化交流,是當前和未來時期的兩岸統“獨”對抗新階段中,大陸對台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前景直接取決於其本身的變化與調整,對此前已有所論述,茲不贅述;同時還取決於新階段兩岸對抗的總態勢,以及深化兩岸文化交流與大陸其它領域對台工作的統籌協調。

  筆者預判,在當前和未來時期的兩岸統“獨”對抗新階段中,大陸已具有對台灣不可逆轉的壓倒性全面優勢,“台獨”絕無實現的可能。但蔡等“台獨”勢力頭面人士絕不會放棄“台獨”圖謀,他們力圖以“兩國論”及其核心理念“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與大陸對抗,以拖延甚至無限期拖延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顯然,當前現實存在“台獨”勢力拖延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可能性。能否有效壓縮這種可能性,將是對深化兩岸文化交流成效的檢驗。但筆者認為,其前景存在不可忽視的不確定性。關鍵在於,強化兩岸一個中國認同的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目標,能否順利、完全地實現。對此,應予以高度重視,並有切實可行的實際措施予以保證。

  *筆者歷來對各類民調數據持懷疑態度,認為祇能作為趨勢性判斷的參考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12月號,總第264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